新中国成立前,商店早上开门营业时,掌柜首先要拿起算盘向上晃几下,发出“悉索”响声再放回柜台上,用手打几下,用毛扫掸去灰尘,表示一开门便有生意做,讨个好兆头。中药店掌柜不单要甩响算盘,还要撞响药的铜臼,使其发出“叮零”声,预兆一天生意兴隆。理发师一开门便把剃刀在抹布上来回擦拭,因为这擦布是吕洞宾传下的剑盒,能去凶化吉。木匠开门要先磨砺斧头,铁匠开炉要先拉风箱。
而过年放假的商号,一般在正月初四或初五开市。开市的第一天要先拜地主爷和财神,再放鞭炮爆竹,然后开张营业。开门之后不能立刻拿扫帚扫地,而要等到下午。扫地要轻轻地扫,自门口往屋内扫,表示开春进财,开门进财。顾客进门要热情接待,恭祝顾客新春如意。
20世纪90年代,这些习俗不再盛行,但一些新风俗又开始流传,如开市的第一位顾客买卖能否做成能预示该天生意的好坏,第一位顾客还价稍低,店主也尽可能与之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