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技术还不足以帮助人类揭开天体的神秘面纱之前,在人们眼里,太阳具有无比神秘的威力,因此对之无比敬畏,
潮汕人也不例外,有太阳崇拜的遗俗。潮汕人把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九日定为“太阳公生”,以裸品、面条、红糖、青果等物祭拜之。沿海一带的盐民,因晒盐离不开太阳,故祀拜太阳的仪式会隆重一些。
中秋节祭拜月亮,是全国共同的民俗,但潮汕一带祭月,有不同于其他地方之处。月亮,潮汕人尊称为“月娘”,祭拜时尊称为“太阴娘”,与“太阳公”相对。“拜月娘”仪式一般由家中主妇主持,男人不祭月。因为男人属阳,月属阴,阳不祭阴,故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之说。
“拜月娘”都在露天场所,城市居民在阳台天台或自家庭院进行;乡村百姓则大都集中到村里的晒谷场或其他广场上祭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