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丰年间,兵荒马乱,农田凋蔽。有诏安四都农民邱姓兄弟二人,因生活无着,携带全家逃来南澳,在周南o(西山村之西南高山上)安家。
周南o原是一片荒山,荆棘丛生,兽伏蛇潜。他们一家在此搭茅寮勺开荒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开出了一片良田,创立了家业。
后宅管尾路,有一个讼棍李良万,为人刁钻,常出入于官府大堂,专干些伤天害理之事。他在市上开了一间杂货店,住在周南o的那家农民自然也向他赊些杂货油盐。李良万的算盘声愈高,农民欠债也愈多。
一年清明节,李良万踏青游玩,偶至周南o,忽见平田如镜,鸡狗桑麻,一片农家风光,不觉大吃一惊,看后垂涎三尺。于是,一条恶计上了心头。
李良万登门讨水,宾主相见,原已认识,农民邱某乃留他吃饭,闲坐之中,李良万问农民:“你这田有田契吗?”农民说:“我自己开的荒地,要田契做什么?”李良万说:“哎呀!你不懂,官凭印,民凭证,你没有田契,要是人家来干涉,你有什么证据?”农民慌了,问他怎么办?李良万说:“没相干,我代你做一张田契,这田永久就是你的了。”农民大喜,乃磨墨铺纸。谁知李良万枭雄在心,欺负邱氏兄弟不识字,把业主写上李良刀的名字,写毕,便奸笑而去。邱氏兄弟还千恩万谢,把他当庇自己的恩人呢!
转瞬间,好几年过去了。有一天,李良万拿着田契到官府告状,说邱氏兄弟佃耕他的田久不还田租。官府受贿,竟判邱氏兄弟应当归还数年田租。邱氏兄弟无处申诉,只好含泪而归。全家知道后,深思穷人走头无路,乃用黄土垒门,一家绝食而死。其最小之子,爬涵洞不出,也死于洞里。现坟尚存。这就是流传在南澳民间的“周南o垒门”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