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间有一句“唔(不)识字假阔气”的谚语,意是讥讽那些不懂装懂的人和事。
故事出之于旧时代满清咸丰年间,饶平山区一个私塾学生请教先生一字的因果。这位学生写了一个“”字请教先生问何字,先生看后沉思片刻说:“候先生查一查再给你解答。”接着,先生查了《康熙字典》以及有关查字的资料,都查不到此字,也就无法向这位学生解答了。
学生放学回家后把此事经过向其父叙述。其父是乡中族长的堂侄,内无墨汁,外号“好胜”,他听其子叙述后,心窍骤来,立即上学堂对先生说:“先生,大字顶下一门字,就是‘大门’,‘大门’就是‘阔’,此字是‘阔’字,‘阔气’之‘阔’。”先生听后也难解其意,摇头不语。
“先生不识字”的事情确有碍乡誉,传到族长的耳中,族长经过再三思考,还是辞退为宜。
学期满了,先生挑起行装,族长及“好胜”父子也到学堂门口送行。临走时,先生确心有不服而问学生:“你这个字是从哪里来也?”
“先生你看!”学生说时指对学堂大门上挂的大灯笼。
“哎呀,这是‘大门’二字,为何……”先生才松气。
学堂址是吴氏宗祠,两旁挂的大灯笼前后两面分别上下书写着“吴氏”、“大门”字样,灯笼是矮鼓型体,字是坐矮体,把“大门”二字写成“”连接致误。这时族长等人也恍然大悟,但先生决心不受聘,族长强行挽留下来,同时,族长也狠狠对“好胜”训道:“唔识字假阔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