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儒三教共同共通的隆重节日
中元节是佛道两教共同的节日,也是与儒家相通的节日。道教以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为地官判别人间、鬼蜮善恶的日子,道士要在这一天举行仪式为人间囚徒和阴间孤魂饿鬼解脱罪恶。佛教则以佛祖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投胎,四月八日出世,而称七月十五为寄生节,因而要在这一天报母恩,故称报恩节。后来又因为佛门弟子目连救母,也在这一日施孤魂祭饿鬼,念盂兰盆经而得解脱,演而为施孤普渡的习俗,即所谓盂兰盆会或盂兰胜会。佛道两家都在这一日建醮做功德法会。潮俗在中元节,也要祭祀祖先。
潮汕的施孤普渡,不限定在这一天;不过这一日是正日,比较隆重。一般的,由善堂或父母会等组织善信备办三牲@品到义冢埔去修整裸露孤骨和祭拜,隆重者举行盂兰胜会,搭孤棚(祭坛),陈列大量三牲@品、酒饭、纸钱、纸扎衣物,请和尚、道士到来念经、主祭。祭品除上述食物外,还有衣帽、竹笠等等,甚至还有活猪、活羊和耕牛。祭拜之后,散发实物,或编号散发竹签牌子,让观众去抢,这就是所谓抢孤。此例俗,解放前以潮阳县最为隆重,是很浪费的迷信活动。潮汕华侨众多,死于侨居地而无子孙祀拜者,被乡亲视为孤魂,多有施孤普渡之俗,延续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