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龙舟有三种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潮俗称为五月节,以赛龙舟、食粽、采药、熏蚁为其主要习俗。潮汕有韩江、榕江、练江三条主要河流,下游河溪交错,水流平缓,是赛龙舟的主要地域,自清代以来,五月节多有举行龙舟竞赛,尤以榕江中下游为盛。清末,福建巡抚丁日昌移居
揭阳榕城时,曾邀请潮阳、
普宁和
揭阳部分龙舟在榕江南河比赛,
揭阳城西棉树村的红龙获第一名,获“钦差大臣丁赏”锦旗。潮汕的龙舟有三种,多大型龙舟,长20-30米,宽1.4-1.6米,设20-30对桨,龙头比外地的略高,有长髯,龙尾扎竹根或竹梢,周身彩绘鱼龙图案,虽均是五彩,因基色不同,显示出红、黄、蓝、青、白五色,没有黑色。另一种是饶平、南澳的彩龙船。除龙头特制外,均利用五肚运输船或渔船临时装扮,用长桨划船,缓速度,也有竞赛等仪式。再一种用溜仔船,围绕彩布,没有龙头,以舵为尾,俗称无头臼或龙船仔围绕着龙舟竞赛,有大小各式“十音船”,内置十音鼓乐、点心、茶担,在节日期间文娱玩乐。
当代各地政府已将赛龙舟列为群众体育竞赛项目,
揭阳、
澄海都曾连续多次举行大型龙舟赛。潮安新县志庵埠镇龙舟赛也极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