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肉为贝类海产品,学名红肉蓝蛤。广温性的海水养殖品种。壳最长约30毫米,一般为10-15毫米,体高为5-8毫米,体宽为4~7毫米。壳质脆而薄,卵圆形,左壳小,右壳大,壳面呈黄白色或黄褐色,披一层皱褶的表皮,无放射肋,生长轮纹密集。常栖于较平静的港湾、浅海潮间带的泥质底中。汕头港内、三百门、海山、五屿一带海滩涂均有分布,四季都繁殖。
潮汕养殖红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53年汕头港内红肉养殖面积3.1万亩,产量5859吨。围海造田以后,养殖面积锐减,至1985年仅有1.14万亩,产量1151吨。1989年潮汕养殖面积1.39万亩,产量1529吨。红肉苗经2-3个月的养殖便可收获,亩产可达2~3吨。红肉经洗净后,煮熟去壳成“红肉米”,或将鲜品加盐腌成咸品,用以佐膳。鲜品也是对虾、家禽等的优质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