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尖米丸





    尖米丸,就是用潮汕优质稻米做成的圆形两头尖的米类小吃。糯米、尖米,均为大米。平时潮汕人煮饭吃的米,潮人俗称“尖米”。
    尖米丸的制法是,选用当地精细的大米,先在清水中浸泡3至4小时,捞起放于石磨,辗成米浆,取纱布将米浆过滤,除去粗杂质,然后倒进锅里加温,边用木棒搅拌,至水温六、七十度后转为慢火,煮成糊状,冷却凝成块状,配三分之一生浆,揉捏成团,再取事前凿满直径0.5厘米小圆孔的木板,置于盛清水的鼎上,慢火加温,至现“蟹日水”,即将浆团放于木板上揉搓,用力压其顺小圆孔滴滴漏下鼎中,因浆团半生不熟,挤下圆孔的丸体每段约2厘米,两头坠缩为尖状,落鼎煮熟,便成为小巧玲珑的尖米丸。因其制作经过10余道工序,十分精细,丸体柔韧润滑,略有弹性,煮汤倍感爽嫩可口。
    尖米丸烹调工艺讲究“清、鲜、巧”风格。丸体佐料保持新鲜,先将丸体在清沸水中泡过,再汇入滚烫的猪骨原味汤,加上肉片、鱿鱼、墨鱼脯、虾仁之类佐料,调以鱼露、胡椒粉之类配料,最后,在清汤面上撒下几片青翠的香菜或葱珠,与洁白的丸体和鲜艳的肉片,构成和谐的色调,清美的味道,美观的造型,令顾客赞叹不已,在品尝之余,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是稻米之乡――潮汕的著名地方小吃。
    名店:
    关爷宫前尖米丸店,位于揭东县炮台镇关爷宫,以丸体鲜嫩爽口,汤味清美香醇,制作烹调工艺独特而世代受到人们喜爱。早在120多年前的清光绪年间,炮台已经成为繁华的商埠,位于镇中心的关爷宫前米市活跃兴旺,10余家小食摊挡竞争激烈。为招徕生意,新寨村民吴成敬、吴书信两家小食摊,别出心裁地创制出以当地特产尖米(即大米)为原料,丸体两头尖,形似尖米的小食品,烹调为汤,别具风格,一时顾客盈门,轰动市井。
    关爷宫前尖米丸老板还具泽世济贫的宽阔胸怀。当年炮台流传着一句口头禅,叫“食‘’(米粥汤)配‘旦’(即卤汤、鱼、肉等荤味汤经冷冻后形成的结晶块状体)免钱”。当时,开设在关爷宫前的“尖米九店,因经营尖米丸出了名,赚了钱,乐善好施,每有穷困乡下人到店讨吃,店主都施以稀饭,洒点豉油卤汁,或是配点零碎鱼肉之“旦”一类的东西,吃后无不连连称谢。卖尖米丸的老板和伙计们常把店里的零碎鱼肉冻拿给穷人们吃。稀‘’配‘旦’免钱,正显示尖米丸老板的扶贫济困境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 上一篇:潮州功夫茶
  • 下一篇:靖海豆(米
    •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买一送一

    潮汕爆笑喜剧:夏雨来1(十集) 群星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