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香腐是
潮州古城的名小吃。姑苏,今江苏吴县,以其地有姑苏山,春秋时吴王阉闾又曾于山上建姑苏台而得名。“姑苏香腐”来源有许多传说,较合事实的一说是:清初有一姑苏的游方道士,来堂寄宿,时间久了,大家有一定感情而把家乡精制香腐的做法,传授给老君堂中的道士,因制得好,爽口够味,为人所喜爱。再由堂中道士传授附近居民店铺,如“李财利”号等。因其制法得自姑苏道士,故称之为“姑苏香腐”。
姑苏香腐每块约1寸见方,呈黑褐色,制法细腻,加糖水香料一煮、再煮至三煮,色泽艳美.韧中带爽,香味宜人。
潮州生产姑苏香腐已有几百年历史。
名店名品:
老君堂巷姑苏豆腐。老君堂巷在
潮汕人中最著名的是那里有出名的“姑苏豆腐”。潮州老君堂,在下东平路。据《海阳县志・卷二十七・古迹略二》载:“元妙观即天庆观,在城东街。宋致和年间建,后废。国朝乾隆间建复,今名老君堂”。道教信奉李耳 老子)为教祖,称“太上老君”,故道堂叫“老君堂”。道教祀神仙之庙寺称为宫观,故前有叫“玄妙观”,“元妙观”或“天庆观”。老君堂原好宽敞,而今已改作民居。
据说清初时,有江浙游方道士寄宿潮州老君堂中。江浙民间擅做香腐,系豆制素食小品,游方道士多能制作,寄居老君堂时久,把制香腐之法传予堂中道士。且因江苏吴县西南山中有一“姑苏台”,相传为战国时吴王阖闾或夫差所建,由是吴县也称“姑苏”,所以来自姑苏一带道士传来之香腐,有识者遂名之为“姑苏香腐”。
当年住老君堂巷口之“李财利”号主人,为人勤谨和气,与道士友好,故也获得其制法,用心精研,以好豆、好糖水、好人工,一煮再煮三煮,香腐色泽艳美,韧中有爽,香味宜人,所以“李财利姑苏香腐”,名闻遐迩。
说姑苏香腐,饶宗颐教授在谈话中以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中“吴宫芳草埋幽径”句为谜面,猜潮州特产一,谜底便是“姑苏香腐”。吴宫指吴王阖闾(或夫差)宫阁“姑苏台”,芳草即芬香郁郁之物已腐朽而埋之荒路。运用唐诗为谜面,贴切典雅,令人叹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