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烈日,暑气逼人,在
潮汕城乡的大街小巷,叫卖草@之声时有所闻,草@(广州称凉粉),甜润嫩滑,清凉爽口,风味诱人,是人们盛夏解暑的传统小吃。
草@是用仙人草(俗称草@草)煎取药液,滤汁去渣,加入适量淀粉(通常是用薯粉),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滚之后,盛于容器(传统是用陶钵、瓷缸)冷凝成膏状,即成为黑色晶莹的草@。食用时,用专用铜勺切成一片片装进小食碗里,边撒上红糖(今多添加白砂糖),便可啜饮。
中医药学认为,仙人草属唇形科――一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根、茎、叶均可入药,性味甘凉,具有清暑解渴除热毒之功效,是夏令祛暑热常用药。
古代,潮讪夏令气候闷热,梅雨霏霏,环镜潮湿。人在蒸淫热逼中,阳以汗外泄,阴以热内耗,正气有隙,邪易入侵,诱发中暑。在缺医少药的古代,医家们科学地采用仙人草煎后加工制成的草@药膳,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起到预防中暑之功。
潮汕草@世代相传,俗而不卑,清暑解渴。食用方便,价钱便宜,适合时令。千百年来在潮汕地区盛夏酷暑畅销不衰,深受海内外潮人所欢迎。
潮汕民间有流传着:“草@煮熟,天时变局(指雷阵雨),二碗卖做一”和“南畔浮乌云,草@卖有存”等民谣。这也道明潮汕暑热湿气交蒸,环境湿热,气候多变,而草@的原料是淀粉,当气候炎热卖不完时便容易产酸腐败变质,吃后会使人腹胀致消化不良。俗话说:“别人草@别人糖”指的就是价钱便宜,啜人无所节制而引起的胃肠疾病。
潮汕人夏日消暑解渴吃草@,世代相传,惹人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