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先祖迁自莆田

    于潮人来说,最重要的移民中转站当然是福建莆田。下乡调查,常听乡人:“先祖迁自莆田。”再找族谱印证,确信此说不谬。现在居住潮汕延及惠阳、海南岛的不少姓氏聚落,其先祖多由闽迁入,而尤以莆田籍居多。小小一个莆田,为何其移民遍布广东沿海及海南各县?这实在是移民史上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明代以前,中原人向福建移民,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为避战乱。如东晋初年,世居中原的林禄人福建避乱,他起初定居泉州(时称晋安),世代繁衍,林氏成为当时福建第一大姓,林禄被尊为开阂始祖。因莆田距泉州不远,庞大的林氏家族由泉州向莆田发展。到了唐代,莆田林氏可谓盛极一时,林禄的十六代裔孙林披生了9个儿子;全部当了刺史,历史上称为莆田九牧(刺史也称州牧)。因为族盛人众,宋代以后九牧和六牧的后代向潮州播迁。
  2.随南宋小朝廷由福建莆田逃避元军追赶人潮州,宋亡后在此定居。
  3.仕宦。莆田人文发展较早,且又是历代中原人人闽的主要居留地,历来人才辈出,外出为官者不少。如明代礼部尚书黄道周、吏部尚书方献夫等,皆原籍莆田县,致仕后在当地落籍(方献夫落籍于广州)。
  关于以上情况可参考澄海县志办公室编写之《澄海百家姓》一书,这里不作赘述。本文着重谈的是莆田县如何成为文章开头所说的“中原移民的中转站或中途站”。澄海县建置较晚,又地处海滨,大多数人民是朋代以后才迁入的。
  莆田成为移民中转站的历史最久。除了和珠玑巷、石壁乡一样,接待了一批批为避战乱而经莆田入潮州的移民外,它还有自己的特殊性,政府曾明确把莆田定为移民中转站。
  原来明代从未元璋开始就建立了严格的户口管理和移民管理。公元1388年,朱元璋经过激烈战争,打败了元朝统治者和各路农民义军,建立了明朝。但是由于连年战争,生产力受到大规模的破坏,人口明显减少,大量土地也相对减少。朱元璋要巩固政权,当务之急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他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一条就是奖励移民。他移民的原则是把农民从“窄全”迁到“宽乡”,人多田少的地广的地方。小潮州自宋代以来,经济文化已有了很大发展,随着南宋统治势力的南移,潮州已成为重要州县。但是,潮州人民对元朝统治者的反抗最为激烈,受到的镇压和屠杀也最惨重。元未明初,潮州人口锐减,急需补充,于是,潮州这块肥沃而又待开发的土地就成为移民们的目标。时值中原地区战乱方息,瘟疫又起,中原农民纷纷效法历代移民,沿着他们开辟的移民路线一路南下。
  朱元璋虽奖励移民,但又怕流民失去管理,“惹事生非”,影响政权的稳定。于是在奖励移民的同时又实施了严格的管理,在全国几个重要的移民必经之地,设立类似现代移民局的机构,如山西通河南的洪洞县古驿道,陕西、河南二省交界的潼关及福建莆田县等。莆田县成为朝廷“设局驻员”的移民管理机构的驻地,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和地理优势。据《明实录》载,“凡民欲他迁”,需先在朝廷指定的地点集中,编排队伍,等候官府放行。移民多于“晚秋前后启程,发给川资凭照”。于是大批从中原南来福建的移民,便纷纷涌来莆田
县。当然,有的到来之后,只作短暂逗留,等领到过关照,便结伴沿着古驿道,翻过分水关,进入潮州境,各择地安居,繁衍生息。有的则在莆田就地安居,过了数年再继续迁徒。明代这种有组织的移民活动,一直持续了半个世纪,直到永乐末年才结束。朱元璋时代的移民活动史称“洪武移民”,朱棣时代的史称“永乐迁民”。以后,全国人口渐趋平衡,由朝廷组织和给予物质奖励的移民活动便中止,但设在各地的管理官员并未裁撤,自发的移民仍须来莆田集结等候领取“凭照”。
  通过对明代移民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明白”先祖迁自莆田”的历史背景。在明初的全国性移民活动中,各地都留下不少文字记载和歌谣,如山西洪洞县,至今在当年朝廷设局驻员负责管理移民的机构广济寺旁,还有古大槐树下的迁民遗址,并广泛流传一首民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老鸹窝。”老鸹就是乌鸦。可以想象,晚秋时节,槐叶凋零,乌鸦的叫声又是那样的使人心烦。这首民谣道出了移民者离乡别井的心境。在莆田,至今还未搜集到关于移民依依惜别家乡时哀怨的吟唱。或许这和移民者将要迁徒的目的地有关吧。潮州,宋时即有“海滨邹鲁”的美称,有宜人的气候,有肥沃
的土地,他们未来的定居地是渔米之乡,这是饱经中原战乱的农民所祈求的,于是心中没有牵挂,一路向所向往的福地走去。
  不过,我们翻阅族谱,仍可以发现经莆田入潮州的中原移民,在字里行间留记下自己对祖籍的怀念之情。族谱中常有这样的记载:“先世居住莆田乌衣巷××门楼”或“居住客鸟巷乌门楼”等等。查遍莆田县城,就是找不到乌衣巷或者客鸟巷。莆田县志办的同志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他们认为历史上没有这些地名的存在。这是为什么?笔者认为,乌衣巷很可能就是移民者给自己的寄居地编造出来的地名,大家都记得“金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诗句吧,乌衣巷是南京名门望族王、谢二姓的聚居她。原来他们南迁之后,仍不忘自己的显贵身世!而客鸟巷则明显地表达了客居此地的心境。这种假想有没有根据呢?有的,
如跟澄海邓氏同出一源的韶关邓氏,原居南京珠玑巷,南迁入韶关之后,也命名居住为“珠玑巷”。屈大均说这是“不忘(木分)榆所自”,也就是表达了对祖籍的怀念。不过,邓氏从此在韶关南雄定居,现在南雄珠玑巷还出名。而中原南迁的移民者,只在莆田驻足而已。随着他们继续迁徒人潮,这些巷名便在当地消失了,但仍停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并把它们传述给后代,于是一代代传下去,到了修族谱的时候就以讹传讹,子虚乌有的“乌衣巷”、“客鸟巷”便出现在各姓撰修的族谱上了。
  但是不管如何,“先祖迁自莆田”的说法是有根据的。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唐伯元故事(全场)

潮汕搞笑短剧:开车奇遇记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