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我所知道的汕头知青史略

    5月12日,我以“本报记者”名义在本报B3版(《读者来信》版)发表了《采取有效措施根治“牛皮癣”》的专题调查文章。文中提及主人公之一的郑木权“1966年初上山下乡韶关山区当知识青年”,竟有不少读者对此表示质疑,他们说,“汕头市应是1968年以后才有上山下乡的”,有的人并以《汕头大博览》的一段话为证,这段话说:“(1968年)11月22日,汕头首批中学毕业生700多人‘上山下乡’,奔赴海南等地,汕头市革委会组织6万多人集会为其送行。”

    郑木权“1966年初上山下乡”是千真万确的事,我不会写错,错的是《汕头大博览》。我本来想以采编人员名义在《读者来信》版上辨正,及后考虑到这个问题涉及到地方文史的“正本清源”,因此以个人的名义将我所知道的汕头市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的只鳞片爪付诸文字,刊登本版,供地方文史部门参考(据我所知,汕头对“知青”这方面的资料汇集不多,导致《汕头大博览》在此方面记录的出错)。

    《汕头市志》中的知青记载

    1999年出版的《汕头市志》“大事记”中对汕头市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有5处记载―――

    一、(1957年)8月26日,汕头市26名初中毕业生第一批到揭阳钱岗乡农业社安家落户。(第一册161面)

    二、(1965年)4月27日至5月1日,汕头地区城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会在汕头市召开。从1964年9月至是年9月,全区共有8200多名城镇知识青年分别到国营农(林)场、人民公社插场插队落户。(第一册177面)

    三、(1968年)11月22日,汕头市6万多人隆重集会欢送首批中学毕业生700多人上山下乡。此后汕头市许多知识青年在这股风潮的鼓动下,自愿或不自愿地一批批涌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12月21日,市又有1000多知青上山下乡。(第一册184面)

    四、(1969年)7月23日,《汕头日报》讯,汕头市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和知识青年,到本月止,有2000多人到海南岛安家落户。(第一册185面)

    五、(1978年)12月,是年统计,从1964年至1978年,全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总人数为31829人,其中安排在国营农场14878人,到集体场和插队的16951人,1972年至1979年底已回城的有20600人。(第一册199面。此处明显有纰漏:1978年的统计数字,怎么会有“至1979年底”的时间词?)

    从《汕头市志》的记载我们可以获知:汕头市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自1957年,终于1978年,前后历经21年。

    我记忆中的汕头市知青史

    这里提的汕头市,指汕头地、市合并前的汕头市,事实上,当年上山下乡运动各县城甚至公社镇的居民户也一样进行,但莫如城市那样催得很紧迫。然而1968年12月22日之后,凡非农业户口的青年人,大多数必须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与城市一样,搞得风风火火。

    我对汕头市的知青上山下乡史,脑海里储存一些资料,原因是我还在读小学的少年时代(上世纪60年代初),就准备随时“打起背包就出发”,到“广阔天地炼红心”,对这方面的信息一直很留意。学校经常以董加耕、邢燕子、侯隽等全国下乡知青模范的事迹教育学生,要求我们树立“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思想。其实,“上山下乡”对我们这班随时有可能失学的穷人的孩子,是颇有吸引力的。当时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如果失学了,没有其他出路,只有立即踏上“上山下乡”的征途。这至少能自立,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我有几个邻居于1964年小学未毕业就在街道报名分别往海南、惠阳潼湖等地方“捋三尺六”了。我原也打算那一年到海南去的。

    汕头市自1957年8月26日26名初中毕业生第一批下乡安家落户以后,“上山下乡”运动便常年开展,在街道居委会报名的,叫“社会青年”,应届毕业生在学校报名的,叫“知识青年”。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下乡青年的去向有揭阳澄海的浦、岐山,还有珠池农场、西农场、磊口农场。其中最大一批的是1958年下半年,组织了一大批“社会青年”下乡到南澳建青澳盐场,但当时参与这项建设工作的不仅有“下乡社会青年”,还有下放干部和汕头水产中专学校的学生,以“连”为建制。1960年,盐场下马,干部回汕头另安排,水产学校另择址办学,“下乡社青”则“鸟兽散”。这些人后来在填工作简历时,有的单位承认他们这段“下乡史”,有的单位则不承认。

    1962年以后,上山下乡运动抓得更紧,规模越来越大,宣传声势也造得很大,每年能几次在路上碰到敲锣打鼓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游行队伍。下乡青年的去向主要有海南、惠阳、英德、怀集、清远等。这项运动一直持续到1966年6月份“文革”开始才告暂停(按照“标准说法”,“文革”是1966年5月16日开始的,但汕头市实际上是在1966年6月6日大中学校进驻工作组这一天才开始“硝烟弥漫”的)。

    1968年11月22日,自“文革”以来暂停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重新启动了。这天一早,汕头市革委会在位于市区外马路的革委会驻地(即在此之前与及后的市政府驻地)大楼外大埕召开隆重的欢送“知青”下乡仪式。简短的仪式之后,“知青”们在市革委会门口乘车奔赴饶平县和陆丰县各公社“安家落户”。这次运动由各学校组织报名,以校为单位将“知青”分配到各公社。我记得当时的延安中学(现汕头华侨中学,“文革”前简称“省侨”)、共产主义中学(四中)、人民中学(五中)、工农兵中学(六中)、五四中学(七中),东风中学(八中)、长征中学(九中)和红卫区夜中的“知青”到饶平县安家;剩下的红岩中学(金中)、抗大中学(一中)、红旗中学(二中),东方红中学(三中)、红卫中学(“文革”前简称“市侨”)等学校的“知青”到陆丰县落户。

    嗣后,以学校为单位又组织了一批知青下乡,主要奔赴海、陆丰、普宁、揭西等,相对上一批而言,称为第二批,是1968年12月21日动身的。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布了最新的“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最高指示”发布后,汕头市与全国一样,知青下乡运动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学校不再担负宣传说服工作,由街道居委到派出所查户口内册,凡在青年无业之列者(1964年以后辍学进厂工作者须清退作为“知青”处理,“知青”一词已变味,有“青”而无“知”),名字都抄上墙,其家长必须参加单位或街道的“学习班”,“封闭学习”,直到同意将其子女“送到乡下去”,才能回家。当时有人说,解放以来怕“三着”(“着地主”、“着右派、“着知青”)。知青下乡运动,其实是“人口爆炸的城市”的减负运动。不少少年也被动员下去了。我的一个只读两年小学的弟弟当年到海南保亭当“兵团战士”时还不足15岁,我很不放心。他到海南后不久给我写来一封信,要我放心,说他已是顶天立地的大男子汉了,同连队有几个女孩子比他年龄还小,晚上睡觉想家“哭阿姨”,哭着哭着刚睡去,忽闻哨子响,只得赶紧起床带上工具摸黑进胶林割胶……

    自1968年底至1978年,汕头市下乡知青的安置点是从近(原汕头专区内)到远(惠阳、博罗、韶关、湛江、海南)又到近(因为很难再找到安置点,只能由各“战线”在市郊西、珠池等地开辟农场,由单位派专职干部带“知青”到那里“扎根”)。

    对志书的辨正和质疑

    第一,“1968年11月22日首批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的提法不确。正确的提法应是“1968年11月22日,自‘文革’开始以后首批中学毕业上山下乡。”

    第二,《汕头大博览》中,“1968年11月22日下乡的这批知青奔赴海南各地”的说法是错的。我就是这批知青的一个,当日去的是饶平县。我还知道这批知青除赴饶平县,就是去陆丰县。陆丰县最大的安置点是炎龙公社。

    第三,“此后汕头市许多知识青年在这股风潮(指1968年11月22日这次下乡运动)的鼓动下自愿或不自愿一批批涌到农村……”的提法是错误的。这个提法割断了中国的“知青史”而孤立看问题,把汕头市的大批知青下乡现象归咎为“1968年11月22日”这股下乡风潮。事实上,“1968年11月22日”的下乡运动不是汕头市知青下乡的一股风潮,而仅仅是知青下乡风潮的一朵小小浪花。

    第四,“1968年11月22日,汕头市6万多人隆重集会欢送首批中学毕业生700多人上山下乡”这段话,除“首批”提法不妥之外,对“6万多人”的说法我一向很怀疑:外马路市政府的大楼外大埕,能容纳6万多人吗?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运黄金

潮汕搞笑短剧:共同点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