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大公园”与“德记前”

    至少有一百多年商业传统的汕头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而也遗存有不少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这些都是汕头的“家珍”,如“大公园”与“德记前”。对于许多汕头市民来说,“小公园”是再令人熟悉不过的了,但为何称“小”,几乎没几个能答上来。近日,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专家王琳乾告诉记者,小公园称谓是相对于汕头开埠后第一座官方所建的“大公园”而来的,如今小公园附近还有一些历史遗存印记。
    旧街名称凸现“大公园”痕迹
    记者特地到市区小公园附近老街老巷中找寻,果然在小公园的北侧、群众电影院的南侧,也即镇平路、同平路和国平路之间的老街区中赫然发现有不少带有“旧公园”字眼的称谓。南北走向的有“旧公园左巷”、“旧公园右巷”,东西走向的有“旧公园内街”、“旧公园前路”,通过这些街巷的排列分布,老汕头埠的“大公园”轮廓凸现。
    “大公园”印证,小公园名称由来
    据王琳乾先生考证,1860年汕头开埠后,清政府管辖潮汕的惠潮嘉兵治道设于潮州,驻汕头埠的外国领事“办事”借口对等级别都争相要进入潮州,迫使兵治道不得不在汕另设行署。行署择建于茭地(潮音“胶鼎”,指红树林),即现在镇平路以南,新观影院附近。行署于1868年前后建成后,兵治道道台张铣派摩维岳专门处理涉外事务。行署建成不久,行署前一片空地便被建成大公园。
    大公园是汕头首座官方开辟的公园,同时期的私建公园还有“海天春”、“张园”等。民国20年,也即1931年,公园地皮被卖,便成了民居群落。由于有大公园的存在,当年附近百货大楼前的街心公园便自然而然被称为小公园了。
    市民只知“小公园”,不知“大公园”
    对于身边大公园的存在及小公园名称由来,许多公园地附近老市区居民都不甚了解。在百货大楼楼下一家老相馆门面上挂有一张小公园早期的黑白照片,一位店员告诉记者,那是该店一名老职工拍的。当记者问及是否知道大公园,他摇摇头,一脸茫然。在附近的延寿直街纳凉的几位五六十岁的老人也对大公园和小公园的来历不甚了解,都说应该找年纪更大的老人了解,这些老辈人大多过世或搬走了。
    可否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大公园”老式的住宅楼多为三四层,整齐划一,也是典型的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洋楼风格,与骑楼略有不同。现在这些洋楼外观陈旧,有的还有人居住,有的则人去楼空,除了旧公园内街成为一个临时菜市外,还有一所国平路小学。
    几经历史变迁,该地居民大多已不是最初的住户了。现居住在旧公园左巷24号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过去听祖母讲,以前旧公园右巷大都住些舞女,左巷则多住些实业家、银行家等殷实人家。旧公园荣华里一开始的业主便是位有钱的舞女。李先生说,他家的四层洋楼便是他祖父所建,距今已有70年历史,当年建成后,楼房后还有公园的假山但很快被一澄海人买下建了楼,即现在的23号。
    旧公园范围内的老洋房大多很结实,据说墙体多是用红糖和糯米掺在水泥里建成的,装饰也相当精致。不少市民感慨地说,原来小公园之外还有大公园,公园地这些老房子其实很美、很耐看,至少与小公园互补,共同体现着汕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能尽快维护并辟旅游区。
    “德记前”兴旺同“卖猪仔”有关
    “德记前”具体位于汕头老市区何处,记者翻阅了不少地方史志、大百科之类书籍,都不见有“德记前”一词,最后在市地名委和市国土房产局1966年编的《汕头市地名志》中找到“德记前”条目,内容相当简单:“在今汕头安平区海 内街6至14号。汕头开埠后,英国人德谪于1862年在此创办‘德记洋行’,称洋行正面的海滩和枋篷屋为‘德记前’,沿用至今。”致电给记者的吴姓读者说,他对德记前也不甚了解,以前常听老辈人讲过,似乎与“卖猪仔”有关。记者向专家了解到,“猪仔”是中国沿海地区诱骗和掳掠至西方的契约华工的称谓。1860年汕头开埠后,西方殖民主义者在汕头设立名为洋行、实为贩卖“猪仔”的招工会所很多,其中以英商德记洋行、德商元兴洋行最为猖獗。据史料统计,1876至1898年从汕头运往东南亚的“猪仔”共有151.2万人,数量之多,令人心酸!
    比“小公园”更早的商业发祥地
    据汕头港务局退休干部陆集源介绍,德记片以前除了德记,还有太古、怡和等洋行以及官督商办的航运企业招商局等商贸机构。在1932年小公园百货大楼建成之前,德记片和镇邦路一带是汕头埠商业最繁华之地,洋杂百货、棉布绸缎等零售商店相当密集,世纪名店南生公司原先也创办于此。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汕头埠的商业中心才从这里转移到以小公园为中心的四永一升平,而1935年汕头港的进出港船只达到4531艘、吨位数为6780121吨,1932年至1937年各年往来船只的吨位数均位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和广州。陆集源先生认为,从德记前、德记片到小公园是一个有趣的历史链条,德记前一带是汕头开埠后的商业发祥地,它见证了旧汕头的历史沧桑和变迁。
    繁华背后的苦力棚屋区
    记者几经寻访汕头老市区德志居委和附近居民,终于摸清现已少人提及的“德记前”的具体范围:东起至平路末段、西至镇邦路西侧、南起西堤北侧、北至海 内街南侧,大约有4.5万平方米。“德记前”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先前是一个大棚屋区。据84岁的吴潮老人回忆,棚屋过去相当密集,住的九成是潮阳人,小部分是揭阳人,主要以苦力为生。上个世纪20年代时,周围许多洋行生意兴隆、码头也多,进港货船到达后货物用千斤吊吊到码头,再由搬运工搬入货栈,德记前的棚户主要靠码头搬运谋生。吴潮老人说,他十七八岁时也曾给太古洋行搬过货,当时肚饿了就喝三个钿一碗的粥。棚屋存续时间较长,30年前的一个上午,一场大火将德记前东片棚屋烧毁,后称“火烧地”,到1989年棚屋区被尽数拆除。市民柯先生说,当年那场大火还曾牺牲两名消防防队员,消防档案应有记载。
    怡和栈房遗址和神秘老洋楼
    记者在德记前片区看到,过去的棚屋区早已改建成“德志苑”等住宅区,倒是相邻的“德记片”和镇邦路还有些同时期的遗迹可寻。提到德记前不能不谈到德记片。“德记片”与“德记前”仅隔一条海 内街,内有德记巷、万安街。记者在万安街的南侧还见到现在还保留着的陈旧的怡和洋行货栈栈房,现已当作寄车棚使用,栈房属汕头港务局所有。
    在镇邦路西段南侧路边、与德记前仅隔一条小小的棉安街有一座颇具规模的神秘旧式三层洋楼。这座楼外表虽已残破不堪,但仍难掩盖其昔日的豪华。周围居民许多都说不上它的名字,有的称它为“老镇邦小学”,有的叫“老市六”(市第六小学)。一位住在后侧一层的老人告诉记者,这座楼叫什么他也说不上,但只知早期是“富人厝”,后来曾是国民党的宪兵部,解放后是地区百货公司宿舍,再后来是镇邦小学和教师宿舍。但当年他是向房地产商林玉书买下来的,原是栈房,楼层很高。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神医

潮汕爆笑喜剧:打电话-2011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