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普宁农村贫寒女大学生坚持参加志愿活动

出身农家,父母因疾病基本丧失了劳动力,家境贫寒,但是这些都没有阻止她乐于助人,自强不息的脚步。“小时候在家做农活时,总能看到正在前行的蜗牛被路人踢倒,但它们每次都会重新爬起来,继续前行,留下一道淡淡的爬行痕迹,而我就是一只默默前行的蜗牛。”这个自称为“蜗牛”的女生就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的学生陈选丽。

  陈选丽连续2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优秀工作者”、“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党员”和图书馆“十佳志愿者”等荣誉称号。陈选丽说,这不仅是对她过去努力的认可,也是激励她继续奋斗的动力。

  3次面临辍学,从未放弃大学梦

  陈选丽出生在普宁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兄弟姐妹6人中除了她还在上学,其他早已辍学打工。现在父母因疾病已基本丧失了劳动力,家中的经济来源全靠兄弟姐妹们微薄的工资。因为家境困难,她曾3次面临辍学,但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家人的支持,她终于踏进了梦想中的大学殿堂。

  在陈选丽的记忆中,7岁开始她就和家人一起做手工活补贴家用。“做100朵塑料小花能拿到7毛钱。”回忆起往事,她笑着说道,那时工钱都是由妈妈掌管,所以并没有觉得是廉价劳动力。因为2个姐姐和1个哥哥小学没读完就辍学外出打工,排行第四的她自然就成为了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上小学和初中时,每天放学回家,她和弟弟妹妹要走20分钟的小石子路去挑猪食回来喂猪;当同龄的孩子在无忧无虑地享受寒暑假时,她只能跟随父亲下田插秧、收割水稻。无论严寒酷暑,干农活占据了陈选丽所有的课余时间。年纪小,干活不小心总会有身体受伤的时候,陈选丽说,以前切番薯喂猪时,即使是切到手,她也不会哭,因为她已经习惯了。

  虽然成长的环境十分艰苦,但是陈选丽依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白天忙家里的事情,等到晚上9时才有空学习,那时的她就会独自一人学习到深夜。据她回忆,小学五年级第一个学期放假,因为家境愈发困难,父亲已向当地服装厂申请让她辍学进厂打工。她毅然反抗了父亲的意愿,因为她想上学。初二的时候,相同的事情再次发生,陈选丽再一次选择了反抗。高二某一天,陈选丽拿着学校发放的1500元的困难补助想要和父母分享这一开心的事情,刚踏进家门就感觉家里的气氛很沉重,原来母亲病情加重,已经送到医院了。兴奋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就在她彷徨无助时,父亲一反常态地对她说,“家中的事情不需要你操心,既然学校把补助名额给你,就是对你的支持,希望你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在家人和老师的帮助下,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她最终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每天早起一小时,让我多了一小时的学习时间”

  为了把握这个来之不易的大学机会,陈选丽时刻把学习放在首位,不浪费丝毫时间,国家与学校颁发的证书就是对她学习的肯定;同时,成为一名党员,是她从小的愿望,在读高一时她申请了入党,在大一下学期她如愿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党员。

  “我自知先天的学习悟性不高,所以别人花一小时学的知识,我可能要花一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去领悟、钻研。”陈选丽说。从大二第一学期起,她就申请了学校勤工助学的岗位,担任一名多媒体教室协管员。每天早上6时30分起床,6时40分出门,已成为她风雨不变的习惯。对于这个别人看起来难以坚持的习惯,她表示,“正是每天早起的一小时,让我多了一小时的学习时间”。第10节下课是晚上9时50分,当她把多媒体教室全部关闭后,10时多回到宿舍依旧是学习,11时准时睡觉。陈选丽的同学陈声敏说,从大一开始,陈选丽都是第一个到教室的人。图书馆、自习教室就是她学习的小天地,虽然她来自农村,但她从不抱怨自己的家境,只有不停地努力奋斗。习惯早起的她为了不打扰舍友休息以及让早上出门速度更快,她在前一晚就把第二天需要的书和资料准备好。

  成为正式党员后的陈选丽,更加严于律己,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平时积极参与所在党支部开展的活动,例如,民主生活会、主持预备党员转正大会、整理发展对象的材料等。她的辅导员温岚老师说,“执着”是陈选丽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初入大学时,她很不自信,甚至当众讲话都会口吃。但她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锻炼自己组织策划能力的机会,并且主动协助老师开展党支部的工作,现在的她上台讲话时,朴素中带有一种韧性的气质。

  通过坚持,陈选丽连续2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优秀工作者”、“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党员”和图书馆“十佳志愿者”等荣誉称号。陈选丽说,这不仅是对她过去努力的认可,也是激励她继续奋斗的动力。

  心怀社会,全面发展

  “我的课余时间除了学习还喜欢参加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谈到爱好时,陈选丽说道。她表示参加活动一方面是为了积累工作经验和人脉,开阔自己的眼界;另一方面,她想通过自己微弱的力量,把关爱给予更多对生活有充满希望的困难人士。

  “他们太不幸了”,这是陈选丽参加“蜗牛网”举行的残障人士清明扫墓活动时,见到残障人士的第一反应。“一些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歪着脖子流口水、打架,并且他们完全没有自理能力。”但是经过了短暂的相处后,陈选丽发现他们身上有一种“身残志坚”的品质,因为当这群人走在大街上,路人会投来异样的眼光,但他们不抱怨、不计较,用微笑去面对陌生人。同时,他们当中也不乏一些开过画展、会弹钢琴、会唱歌的有才人士,这些都让陈选丽对残障人士产生了敬佩之情。

  陈选丽除了参加校外举办的志愿者活动,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上也时常有她活动的身影。广东省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志愿者、无偿献血活动、太和家庭综合义工、图书馆志愿者等等。陈选丽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服务社会才能收获快乐。”

  此外,为了巩固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大二的暑假她参加了“广东省展翅计划”,在普宁市占陇镇人民政府财政局实习。她认为实习工作虽然简单,但需要耐心和细心。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她不仅学会了“四心”:静心、细心、虚心、恒心,也认识到自身学到的东西非常有限,时刻告诫自己要不断“充电”。

  不向命运低头,为梦想默默前行

  作为一名农村孩子,陈选丽深感生活的不易,但她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因为她认为活着就是最大的恩惠,因此她默默地努力学习。生活中的她十分勤俭朴素,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积极参加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

  对于一些家境优越的人,300元不过周末游玩一天的花费,但对于陈选丽来说,300元就是她一个月的伙食费,而且这300元是她通过勤工助学得来的工资。她表示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她会把全部工资拿去充饭卡,而且她满足地说一个月300元的伙食费足以吃饱。平时除了交一些宿舍必要的费用,她也没有其他金钱上的支出了。陈选丽的兴趣不多,写作是她最大的消遣,她曾在学校的党建刊物上发表了《党旗下的她,自强不息》、《党支部,我们的家》以及《党在我心中》等文章。有时看书感到疲惫时,她说她偶尔会模仿同学,做一些“潮流”的事情――刷刷微博和微信。

  餐厅服务员、服装厂缝纫工、图书馆勤工馆员等都是她曾做的兼职。“缝纫工的工作枯燥且单调,每天从早上9时一直持续到晚上11时30分,而且重复同样的工作步骤,有时为了赶货要加班至次日凌晨。”陈选丽表示,她曾经想过放弃,但每当想到自己的姐姐小学未毕业就辍学在工厂工作,人生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献在这高强度、低工资的岗位上时,她忍住眼泪,选择了坚持。

  面对外人的质疑,家境如此困难,为何还要坚持上学,增加家里的负担?陈选丽笑着说道,她的坚持不仅是家人与老师的支持,更深层的原因是心底对知识的渴望,她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冲破农村的枷锁,改变将来的生活现状,同时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陈选丽喜欢音乐,并且钟情于《蜗牛》,因为里面有一句她很喜欢的歌词,“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谭晓惠)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多功能手表

潮汕故事剧:二瓮银(第二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