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搬山:渔家拉大网

    夏秋之晨,漫步湛蓝美丽的饶平大埕湾,你会看到一队队渔民、在朝阳下进行着一种与大海拔河的作业。
   搬山,俗称拉大网,或牵罟,属于地拉网的一种。是今天仍“活着”的古渔法。
   它的渔具简单:船或大竹筏一艘、人形网一大张(重数百斤、长近千米),麻索百数十丈。
   它的渔法是这样:三十几个人或五、六十个人组合为一艚,先集体把大网扛到海滩,再把人员分成两组,乘涨潮之时,一组在海边手挽网绳一端,另一组乘船载着大网,在水中边驶边撒、绕着沿海撒一个宽五十米到一百多米的大弧圈,然后也跳上岸,两组人一齐用力拉网(脚络索),背向海滩后退,技术员指挥、控制着这张网的平衡,直到把大渔网里的鱼兜上海滩,即起捕。这是一种大规模的捕捞方式,获鱼有时成堆如小山,故称“搬山”。
   这种渔法很古老,一般认为是清代从浙江传入大埕、再流传潮汕各地;但据《东里大观》一书记:这种作业在宋代本地就有简单的,明代时,曾任浙江佥事的大埕乡人周用卸职还乡。把江浙一带的生产程序和渔网式样带回东界,使作业变得更加完善。上东人几百年来一成不变地沿用着这种渔法。据载,东界长期保持十多艚,高峰时二、三十艚。到1986年调查,上东、程南、上黄、田美、龙湾、下岱等村还有19艚,为了高产,村民还曾到福建东山的鱼产较丰处的地带拉大网。笔者观察,至今,大埕湾还有搬山近10艚。
   大约在清初,搬山从海山、达南传入南澳岛,南澳的搬山集中在隆澳、云澳,据《南澳志》记:雍正年间,隆澳搬捕船十二艚,年征饷银二十两,云澳搬捕船,年征饷银二两九钱。可以看出当时岛内搬山作业的有不小规模。到了民国时期搬山衰落,仅剩一艚。潮汕其他地方的搬山,多从南澳传入,但到近代多已消亡。而饶平大埕湾因为有地理优势,即11.7公里宽、纵深3.5公里的半月形海湾、水深2.5―9.2米的优良沙质地,非常适合于搬山作业,故使古老的渔法存活至今。
   每年夏秋的渔汛旺季,搬山都可实行,主捕大小勒鱼、红口鲳鱼、大白带、马鲛、杂鱼,渔获量每天每艚少则几十公斤、多的几百公斤。那么,渔工的收入呢?《潮州志・渔业志》记:搬山船由资方购置,渔夫出海举网,日可举网四五次,民国二十三年(1934)的调查,每次工值约铜元五十枚。或渔民与资方合作,各出网二片,渔获物均分。
   因为搬山渔法简单,渔具只一船一网,(网线过去原由棉纱织成,重近千斤,十分费力,后改为胶丝或尼龙网线重量减轻),操作技术简单,人员除船主和技术员,其余多为临时招来的农闲生产人员,所以直到现在,它成了沿海渔民、农民的第二职业。
   搬山像是一幅原始狩猪图,有趣的是,过去这项劳动只有男人参加(赤身裸体、号声四起,海浪呼应),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才有妇女参加,笔者所见,现在反而是阴盛阳衰了,妇女人数有时要占了一半以上。毗邻饶平的闽南有一首搬山妇女原创的很生动的歌谣:“手擢索,行退步,腹肚夭,食薯枯,目珠涩,目困沙埔,日搬晚搬穿短裤……”
   搬山是过去潮汕常见的一种海作业,尽管普通渔工收获不多,但每次拉网、大海都不会让人空手而归,偶尔还有比较大的收获,而渔贩都在岸边等着购买,鱼上来了他们马上运走上市(就流鱼新鲜),销路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搬山也是一项很艰苦的劳动,其脚络索完全靠人力从海中拔起;笔者拍摄过男女老少冒着大风雨在海浪中奋力拔网的情景,有时黑夜里渔民还在海滩作业。很体现潮人的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价值观,潮州过去有一个大企业还采用其“拉大网”作为激励员工的企业协作精神。
   搬山也是本地一种比较大型的渔业,它的收获直接影响着沿海人民的菜篮子,“鱼鲜草菜无定价”,所以沿海渔民向来有“欢喜人‘搬山’,勿欢喜人做官”的俗语。而在现代,闽、粤、台还有搬山的地区,有的利用这种和谐集体参与、分配的方式,把它开发成一种新型旅游项目,让游客参与拉大网和收获,使这种古老渔法获得了新生……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 上一篇:潮汕“揪寮”
  • 下一篇:船民禁忌
    •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神医

    荒诞喜剧片:八仙闹潮汕(第二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