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潮汕冬节小过年

    农历每年冬至日称冬节,是我国自晋朝至今的传统节日。古人认为“冬至阳生,万物苏醒。”虽然还处于寒冷季节,人们却已闻到了春的气息。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上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华夏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或者23日之间。今岁冬至为12月22日14时03分。
  潮汕民间有“冬至不离十一月”的民谚,指的则是阴历。而阳历日期则非常准确。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实质上相当于今天的春节。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冬至过节相沿至今,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时期,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作为一个节日,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闽台民间认为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潮汕习俗是潮汕文化的一个内容。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对于好的习俗便继承下来,对于不好的陋俗就丢弃了。按潮汕习俗,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冬至扫墓是纪念先人艰苦创业,“吃甜丸”是预示来年又获丰收的习俗,自然就沿袭下来。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的习俗。而江南盛行吃汤圆的传统习俗。“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俗称“添岁”。
  特别在潮汕农村。冬节可算是“大节”,因为这时间,秋收刚过,柴米不用愁,池鱼肥,鸡鸭壮,过节的物品十分丰富。冬节距离过年只有几十天,冬节一到,就意味着一年快要过去了,所以有了“冬节小过年”之称。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会说话

潮汕爆笑短剧:铁嘴李-2010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