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点半的人民广场,进货的卡车车灯穿破浓雾,照在花贩们手中还冒着腾腾热气的盒饭上。这里,是市区临时迎春花市中最大的一个设置点,远远望去,就好像“鲜花一条街”。各式兰花、杜鹃、红掌和装饰类果实盆栽等花卉,将城的夜晚装点得格外美丽。花朵大都还带着新鲜的水珠,在夜色中看起来娇艳欲滴。不少花贩支起一个旧床垫,撑起篷伞,准备与这绵延整条街的“花海”一起过夜。人头攒动,咨询声、讨价声此起彼伏,化成了一股浓浓的年味,弥漫着整个花市中。
一位年轻父亲带着儿子在一个摊位前一盆人参果旁转了几圈,仔细打量。摊主是一位阿婶,看见男顾客很有兴趣,便赶紧向他推销:“看,这些果子这么多,又很饱满,放在家里很漂亮的。”听到要价200元,男顾客摇摇头,领着儿子打算走了。这时,阿婶想了想,笑着说:“便宜点卖给您了,愿您种得开心,新年吉祥!”
“大年三十晚上就收市了,当然希望能够卖出更多的花了。”摊主回头告诉记者,自从我市设置临时花市,她每年春节前夕都会在这里摆摊卖花。她表示,这个措施让她们生意做得很安心。在紫云花市设摊的一位档主也说,收取管理费及场地押金,等于设立了一道“门槛”,直接把一些非法商贩“挡”在门口,更有利于公平竞争。
在庐山路的临时花市,市民张女士正悠闲地逛着花市。她说,她住在附近,每天晚上都会到楼下散步。今年这里设置了临时迎春花市,就好像街边一道风景线一般,营造了浓浓的年味。说到这,她忍不住掏出手机,给花儿们拍下“倩影”:“真美!”
本报记者 杨 可 实习生 郑师景 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