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蓝田书院

图为蓝田书院。江创彬 摄

  蓝田书院为揭阳四大古书院之一,位于揭东区新亨镇硕榕村内。据资料记载,蓝田书院和梅岗书院、宝峰书院、榕江书院,是揭阳历史上96名进士的主要摇篮。

  蓝田书院至今基本保存完好,主体占地面积1378平方米,建筑面积1420平方米。它坐落在新亨市集之西北隅,坐北向南,正座三进,天井两个,俗称“三厅亘”。前厅大门顶挂“蓝田书院”四个浮雕匾额大字。中厅之东西厢原为纪念室:一为“韩暄室”,一为“竹暄室”。后厅正座二层楼,楼上正厅原是孔子神像座位,往昔春秋二祭。后楼两端各置四房两天井连接,成为一长后楼巷作为巷包。正座两侧各有通巷,巷房二十四间。

  蓝田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南宋初年的“蓝田书庄”,为潮汕地区最早创办的书院,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蓝田书庄的创办者是南宋初年的揭阳县蓝田都人郑国翰。郑国翰,字宁夫,绍兴十八年(1148年)与理学大师朱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交往甚笃。郑国翰初任莆田令,后官至兵部郎中,因感南渡后国事日非而辞官回归故里。在当时大办书院的社会风尚影响下,郑国翰在蓝田都飞泉岭下创办蓝田书庄(遗址在丰顺县),聚集生徒讲学。据载,大儒朱熹来揭阳游学,曾到蓝田书庄寄宿,并题下“落汉鸣泉”四个字,使蓝田书庄的名气越来越大,盛极一时。

  蓝田书庄历元、明两朝五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揭阳县知县王鞒纸短锸樽ㄓ谛潞嗬派降亩矗穹锷剿滤轮罚“蓝田书院”。清代后期,蓝田书院严重受损。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潮州总兵方耀、揭阳县周士俊倡议,又将蓝田书院迁建于新亨别关外(即蓝田中学校址)。清朝洋务运动主要人物丁日昌,每当回乡路经新亨时一定要前往蓝田书院,询问校政,关心童生学业,留下千古佳话。民国期间蓝田书院仍为揭阳北部的教育基地。解放后,蓝田书院先后作为县立三中、卫东中学、新亨中学、蓝田中学校舍。

  2014年,蓝田书院被命名为揭东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蓝田书院以其曲折、传奇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广大学子和文化人士探访的胜地。

来源:揭阳日报   责任编辑:张瑜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站岗

潮汕搞笑短剧:拉客仔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