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就业、养老、医保、劳动关系、人事管理、人才体制……人社工作点多、线长、面宽,每一部分,都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那么,如何为广大劳动者铺设一条就业创业的民生路,如何让便民惠民的人社政策为大众所知晓,又如何为老百姓构筑一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社会保障网?在过去的一年里,市人社部门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深入推进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
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逾455万人
社会保障关系到千家万户,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过去一年,我市社保制度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89.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455.11万人。全面完成汕潮揭医保同城化联网结算,全市异地就医联网医疗机构达22家,数量居全省前列。
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的同时,社会保险待遇也逐步提高。全市19.99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了10%,月人均增加基本养老金277.47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原来的每人每月65元提高到80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每人每年补助标准由280元提高到320元;提高工伤职工伤残津贴标准,人均达到1997元。
此外,有序推进社保卡推广运用工作。全市累计制发社保卡512万张,实现医保个人账户持卡实时消费及住院实时结算,低保、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医疗救助待遇持卡实时联网结算,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特殊门诊持卡享受待遇,提供社保卡金融功能理财服务。
接下来至今年底,全市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力争达到97%。同时,全面落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政策,落实国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部署。
以扶持创业为重点,推动实施高质量就业——
全市举办各类招聘会363场
就业是民生之本。去年,我市新增城镇就业6.1万人,扶持创业288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6%,就业形势持续保持稳定。
2014年,市人社部门充分发挥新成立的市人力资源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开展“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一企一岗·互济共赢”专场招聘会等多种形式的招聘活动,积极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交流平台。全市举办各类招聘会363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7.54万个,达成就业意向累计7.26万人。
2015年,全市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同时,把加快建立集聚人才机制摆在人社工作的重点,推动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人才工作政策机制创新,力争将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纳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 享受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在人才政策方面的同等优惠待遇。
不断提升人事管理水平——
169家事业单位1155个岗位实行竞聘上岗
2014年,市人社部门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人员聘用管理,全市共有327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1450人,乡镇卫生院专项招聘275人,共有169家市属事业单位1155个岗位实行了竞聘上岗。
与此同时,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全市共有11个市直单位公开遴选公务员31名,全市新招录653名公务员,其中新招录乡镇公务员258名;提高市直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月人均增加450元。
新的一年,人社部门将以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库为载体,建设全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强化人事日常管理工作;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方案、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增加方案,建立乡镇工作补贴制度。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为劳动者追回欠薪2213万元
劳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拖欠劳动者工资,直接损害劳动者权益,也会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隐患。去年,全市共检查各类企业7267家,为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2213.2万元。
2014年,我市出台《汕头市欠薪应急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提高全市处置欠薪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建立市、区(县)、街道(镇)劳动监察机构与公安部门对口联络的工作机制,及时排查化解重大劳资纠纷苗头或劳资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
本报记者 蔡晓丹
实习生 陈洁葳 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