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下午和10日上午,出席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揭阳代表团,集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旭锐 泽青 摄
本网广州2月10日专电 9日下午和10日上午,出席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揭阳代表团,集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一致赞同报告,并结合报告内容和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建言献策。
严植婵代表说,报告主题鲜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是一份鼓舞人心、深得民心、提振信心的好报告。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主动适应新常态。报告对2015年经济指标适当调整,提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保障,充分体现了省政府精准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的追求。二是高度重视民生事业。去年民生事业财政投入力度非常大,今年又用非常大的篇幅部署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具体举措,件件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是非常实在。通篇用数字和事实说话,不回避问题,提出的目标任务切实可行,部署的具体工作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报告特别提到要支持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推进汕潮揭同城化、提升中德(揭阳)金属生态城开发建设水平等,为全面推动揭阳加快发展明确了重点、增添了动力。要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动揭阳在加快发展中转型升级。
郑红代表说,贯彻报告精神,要牢牢把握以深化改革作为统领和推动力,适应新常态,促进新发展,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要以创新驱动战略为动力,当好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排头兵。要以民生福祉为根本,扎扎实实抓好各项举措落实。各级检察机关要认真贯彻省“两会”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地方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要围绕项目建设,主动同当地党政对接,多了解企业需求,提供优质的法律环境、法律服务。特别要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严厉打击犯罪,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贡献。
陈东代表说,要按照报告的部署,着力全面深化改革,以行业协会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市场主体力量的叠加,激活市场新活力,强化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对德合作为切入点,主动对接德国“工业4.0”,实现引进型创新,努力形成后发地区的先发优势;着力拓展开放新格局,深刻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放大潮汕“走出去”的天然优势,特别是要强化金属产业对德合作的溢出效应,一业领先,多业共享,谋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以电镀、酸洗、漂染的污染治理为切入点,与联合国工发组织共建绿色工业示范区,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着力发展民生事业,以十万电商大培训、千家农村电商服务站建设等为切入点,大力发展普惠型、草根经济新业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就业、民众创富。
王德坤代表认为报告通篇始终贯穿着改革创新这条主线,始终坚持着问题导向这个关键,始终体现着务实为民这个根本,始终渗透着稳中求进的强烈意识,是一个奋发鼓劲、十分给力、必须点赞的好报告,主要有工作亮点纷呈、部署科学到位、文风简约朴实三个特点。新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严植婵书记的要求,坚持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谋划和更好地推进工作这一基本遵循,全力助推加快发展、全力促进生态建设、全力推动依法治市,为揭阳率先在加快发展中转型升级,开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建议省支持中法纺织服装生态城建设,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和清洁生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在审议中,代表们还就区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林旭群、龚善初代表建议针对粤东西北地区底子薄、财力弱的实际,予以照顾倾斜,减轻地方财政压力。王如荔代表说,揭阳农村有很多独具特色的传统建筑,建议要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进行统筹规划,加强保护。邬郁敏代表建议要更加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