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婉萍)入冬以来,汕头市场猪肉开始进入消费旺季,然而,由于去年下半年生猪出栏量居高不下,市场持续呈现供大于求态势,猪肉虽好卖,但肉价却仍然保持在低位徘徊。
据汕头生猪集散地华达隆屠宰场负责人反映,目前市区生猪屠宰量每天约三千多头,比销售较淡的夏季增加了约10%至15%。不过,来自市场监测,去年12月上旬,我市生猪批发价格每斤跌至6.95元左右,月环比跌幅达3.5%;白条猪的批发价格每斤跌破9元,跌幅月环比约1%。农贸市场猪肉销售虽然趋旺,但零售价格基本稳定,每斤的价格为精瘦肉16.5元,上肉12.5元,排骨23元,五花肉12元。
据市发改局市场调查,生猪批发价格长期持续低位徘徊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先前国家和地方扶持政策,使集约化养殖户生产积极性高涨,加上各级政府防疫部门和养殖户对猪病的积极防治,有效促进了生猪的生产发展。同时,去年从福建和周边地区进入我市的生猪明显增加,导致市场生猪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市场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社会个体消费基本保持稳定,而加工企业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宏观背景下,以猪肉为原料的加工需求减少,整体导致猪肉需求萎缩。
目前,从养殖户到零售商到消费者,最受肉价低行影响的当属养殖户。尤其是我市的生猪养殖户,由于在人工和饲料等的平均成本明显高于外省,因此在市场价格方面,首当其冲的受到来自外省和周边地区平价商品猪的冲击,面临较大困境。
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春节等农历节日的到来,猪肉将进一步迎来消费高峰期,其价格也将出现稳中略升的趋势,不过目前市场供应充足,预测春节猪肉价格大幅度上升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