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省级木雕非遗代表人物何汉林坚守雕刻20年

潮汕木雕与黄杨木雕、东阳木雕、福建木雕并称为我国四大木雕,是根植于民间沃土的艺术奇葩。何汉林是汕头目前仅有的三位省级非遗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将传统潮汕木雕技艺发扬光大,其精湛技艺令人惊叹不已,近日他喜获汕头首届“优秀人才奖” 。

记者昨天来到何汉林的工作室看到,五十多平方米的弹丸之地,摆放着不少古代人物、鱼虾蟹等栩栩如生的作品。一年365天,55岁的何汉林几乎都“泡”在工作室里构思、雕刻,有时为了赶工,凌晨3点才收工。光是凿、雕刀、锯、钻等种类的雕刻工具就有两三百件,除了大面积的掏空会使用电钻外,其它的全部坚持手工雕刻,一刀一笔都要小心谨慎。何汉林是何氏木雕家族的第五代传人,从17岁跟着父亲学习木雕技艺。早在1983年,他自主设计了“松鹤立体台灯”第一次代表工厂参加“广交会”,一下子就接到几十件订单。1995年,当许多老同事被迫转行时,一直对木雕情有独钟的何汉林从没想过转行,回家继续干起老本行。一坚持就是20年,其中《百鸟朝凤》还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据何汉林介绍,潮汕木雕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木雕技艺是一种纯手工技艺,按刀法的不同,分为沉雕、浮雕、通雕、圆雕、镂空雕等技法,作品誉海内外。潮汕木雕工艺精细,创作难度大,加工程序多,且多手工操作,既辛苦又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差,因此目前从事木雕加工生产的人愈来愈少,青年一代尤其不愿从事这项工作,这导致潮汕木雕陷入后继乏人的境地,亟待抢救、扶持。“有时候完成一件作品需要很多年的时间,对我来说没有节假日可言。”何汉林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十分热爱木雕艺术,经常一干下去就不分白天黑夜,有时候就算是春节,他也一样与木雕为伴。何汉林坦言,曾有外地的学校想高薪聘请他过去当木雕老师,但为了能更好地将潮汕木雕传承下去,他最终拒绝了对方的邀请。

如今,从事木雕艺术创作的名师、艺人,有的年近七十,最年轻的也都在五十岁以上,但他们仍守望着这门技艺,在各级展览会上为汕头赢得了不少的荣誉。然而却已面临着后继乏人,技艺失传的境况,何汉林表示,目前汕头懂得木雕手艺的人少之又少,如果不能传承下去,作为汕头文化名片的潮汕木雕很有可能会传承断裂。加上市场零散,专门从事木雕工艺的民间艺人不多,制作难度大,难以大规模生产,传统工艺在本地发展市场狭小。如今,何汉林一边继续研究木雕创作精品,一边将这门手艺教给“90后”的儿子何东凯,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年轻人走进木雕行业,将这种地方传统艺术发展下去,愿木雕这一古老艺术之葩能够重焕异彩,让汕头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更具璀璨光芒。本报记者 李伟烽 摄影报道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责任编辑:王文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咸蒜头卖仔(第三集)

潮汕爆笑喜剧:好吃鬼-2011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