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邓丹丹) 近段时间来,不少反映医患紧张关系的消息广受关注,而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也正经受考验。近日,一位热心读者却向本报送来一封特别的感谢信,讲述自己的孙子意外受伤送医后,医生在下班途中折返医院并饿着肚子为孩子手术治疗的事情,素不相识的医护人员一丝不苟的敬业态度让他和家属倍受感动。
写信的读者蔡先生是汕大一名退休教师,据其介绍,本月15日下午4点多,他3岁多的孙子不慎在幼儿园摔伤,就近送往龙湖区人民医院急诊就医,后被诊断为“左小腿胫骨中下段完全性骨折”。蔡先生和家人接到通知后赶往医院,发现孩子脸色苍白,浑身颤抖。由于伤情严重,他们决定把孩子转送往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救治。由于太过着急,蔡先生和家人直接将孩子送到医院的骨科住院部,这才发现根据就医程序应该先送到急诊科才对;与此同时,家人发现因出门时过于慌张,大家都忘了带钱,此时已是下午6点多钟,正是下班高峰期,如果回家拿钱,将会来回折腾耗费大量时间。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时,正在值班的马志发医生和罗婷护士立刻接诊了蔡先生的孙子,并帮忙解决了手续问题。马医生检查发现,孩子的伤情严重,于是立刻向科室主任邹育才汇报。
当时,邹主任正在下班途中,接到电话后,他立刻指示值班医护人员做出相应的应急处理,同时掉转车头赶回医院。回到科室后,邹育才立即投入到对孩子的救治中。等到处理好伤情,并安排好住院后,蔡先生和家人才知道邹育才主任是在下班途中折返回来的,连晚饭都还没来得及吃,一直饿着肚子为孩子进行手术治疗,而且,邹主任还做担保让家属们可以缓交相关费用。此时,屋外已是万家灯火,邹主任这才带着疲惫的身躯,踏着夜色回家。
蔡先生告诉记者,看着孙子一天天康复,他高兴之余,也被素不相识的医护人员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对病患的关爱所感动。他认为,应该为心系患者、爱岗敬业的好医生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