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规运营出租车俗称“黑的士”,由于没有政府颁发的牌照,脱离相关部门的监管,公众普遍认为“黑的士”打不得。近来,大学生搭乘“黑的”而遭遇不测的消息也常见诸媒体。但是,汕头大学的师生若想打车外出,往往选择坐黑车,而不是经政府认可的出租车。记者调查后发现,在正规出租车忽略汕大市场、服务不佳的情况下,“\的”反而以其“周到、热情”的服务让师生们“用脚投票”。此举实属无奈。
“反正正规的士也不打表”
在汕大,一提起正规出租车,同学们的第一印象总是:“不打表、狠宰客、态度差。”就读于汕大理学院的大二学生杨智麟对此深有体会。一次,小杨和同学从高铁潮汕站回汕大,当时已是晚上9点,公车停运,有牌照的出租车司机拒绝打表并直接要价180元。小杨通过其他同学找到了一辆“黑的”,对方开价80元,还不到正规车的一半价格。今年3月,就读于东莞理工学院的大三学生蔡同学带两个同学回汕头游玩,期间坐了一辆威达公司的出租车。下车时,蔡同学看到计价表上显示10元,司机却要求她们每人给10元。三人不愿意,司机不依不饶甚至还朝蔡同学身上吐口水。这件事在汕大学生间流传甚广,更加深了他们对正规出租车的消极印象。
另一方面,尽管私家车载客不合法,但很多汕大师生对“黑的”司机都抱有好感,认为他们“健谈、准时、不宰客”。谭师傅便是这些“黑的”司机的其中一员,不少坐过他车的学生都对他赞不绝口。由于有不少汕大熟客,为了方便联系,谭师傅甚至已有汕大短号。
“我就是不喜欢等”
“黑的”在汕大为什么有市场?究其原因,一是汕大地处汕头市郊,乘坐公共交通不仅耗时,行李也不便携带;二是正规的士必须缴纳各种营运税费,成本比由私家车“改行”的“黑的”高,因此价格也高;三是正规出租车并不看重汕大市场,不会特意来拉生意。潮州一家出租车公司的纪师傅坦言:“汕大市场太小了,正规的司机要靠这里赚钱根本不可能。”
至于大家普遍关注的出行安全问题,大多数受访的汕大学生都认同“乘坐不熟悉的非正规车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说法,所以他们基本不会找不认识的“黑的”,一般都是通过电话等联系方式与自己或同学熟悉的司机进行提前预约。不过采访中也发现有同学对安全问题不甚担心。就读于工学院的卓同学就表示,起码他自己没出过问题。“不坐黑车要等很久才会有一辆车。对我而言,不会管什么车,有车就坐,我就是不喜欢等。”
市场需求催生黑车盛行
“这是市场需求决定的。汕大地处郊区,学生出行不便,催生了这种现象,学校也无可奈何。”一位汕大老师表示,“学校一般是在节假日前发通告叫学生注意安全,不要乘坐非法出租车。”资源管理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则认为:“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应该自己考虑安全问题。”
据了解,我市目前以汕大为始发站或经过汕大的公交路线共有6条,分别为6路、17路、21路、27路、39路和41路,理论上不超过10分钟发一班车。不过,由于大学路常年修路以及金凤路桥在上下班高峰期常出现拥堵的情况,多班公交车被堵在路上,行进缓慢,有的走一圈甚至需要3个小时,给乘车者造成了“车辆密度小”的感觉。“不过,为安全着想,打的外出还是应该选择正规车辆。”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遇到的士司机拒绝打表或拒载等情况,可以拨打电话“12345”,或向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局进行投诉,共同打击不良歪风。
对于学生们反映强烈的汕大到高铁潮汕站交通不便问题,市交通局相关科室提供了两条便捷却较少人熟知的公共交通路线——一是从汕大坐41路到岐山客运站,再转乘高铁快线,这样就节省了从汕大绕道市区的时间。另一种方式是从汕大选择乘坐任何一辆公交到达汕头电视塔,转乘10分钟一班的181线,既快捷又便宜。
“展望未来,当大学路修葺一新,当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兴建完成,当汕大周边发展得更好,也许汕大的交通会越来越便利。”采访中,不少学生表示,希望未来正规出租车的服务会变得更好,希望私家车司机可以申请合法经营,希望公共交通更加便捷完善,让汕大师生不再需要面对现实与法规的“两难”抉择。
本报记者 李敏
汕大新闻学院学生 何卓成、莫欢华、
叶丽佳、陈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