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林子海 林鹏 摄影报道) 《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明年1月15日起实施,其中有关“人口密集的地级市城区设活禽经营限制区,区内限制活禽交易”细则引起了市民的关注。
在市区龙眼、金新、金砂等农贸市场走访,记者看到市场内的活禽档案板上都摆放着宰杀好褪毛干净的光鸡,而经营者身后的笼筐内,也关着鸡、鸭等生蹦活跳的活禽。“如果汕头设立了活禽经营限制区的话,那么意味着今后市区活禽档将减少,这对家禽售卖生意肯定有所影响”。不少家禽档经营者都这样说道。受潮汕传统饮食习惯影响,汕头市民向来讲究“食材鲜活”,购买海鲜、家禽都是“要生猛的”,就像挑活鸡,顾客都是现场观察,让经营者挑笼子里“精神的”或是“羽毛色彩鲜艳的”。所以,如果将来市场活禽档减少,应市的多是冰鲜鸡鸭的话,估计市场销量会有所影响。一名经营者称,“汕头人习惯了买活禽宰杀”,像他案板上置放的光鸡虽说是刚宰杀不久的,但都会被顾客所“忽略”,购买者都会让他“另宰一只”,更不要说是冰鲜的。
对于如果汕头设立活禽经营限制区,市面将有冰鲜鸡鸭供应的情况,受访的市民也表示还是想买现场宰杀的活鸡鸭,因为你没有亲眼看到,你不知道鸡鸭是否健康,真有点不放心。
走访中,不少家禽档经营者表示,“现在鸡、鸭都是现宰现卖才好卖一点,要都是冰鲜的估计会较难卖,除非整个市场全部都是冰鲜的,顾客才可能会慢慢适应。”一些市民对施行“活禽限卖令”也表示理解,毕竟这项政策实施后有益于预防禽流感,目的也是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相信老百姓还是能慢慢接受。市民林先生称,“生活中亲眼目睹的也并非一定就是健康食材,所以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是一件好事,但关键还是有关部门要严把检疫关,这样才能确保餐桌安全、老百姓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