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方晓F 摄影报道)汽车后尾的行李厢一直是人们储放各种备用物品的场所。随着私家车越来越多,行李厢的空间不再局限于装维修工具、备用胎等,如今行李厢内可谓是生活的“万花筒”,体现了市民多元化的生活追求,更加多姿多彩。
以前很多市民汽车行李厢空空如也,除了维修工具、备用胎以及一箱矿泉水外,最多就是几件备用的冬衣,有的堆积许多烟酒,准备参加聚会时随时可以拿出来跟大家分享。随着市民喜欢外出郊游,行李厢开始多了一副“旅行装”的小茶具和酒精炉或者煤气炉;为了方便骑行,后来又多了一辆可折叠的小自行车;再后来,一些人的行李厢中出现了小帐篷、水靴、炊具等等野外探险、露营的物品。也有的多了笔记本电脑,随时可以办公……
市民张女士的行李厢就称得上是“百宝箱”。七年前,她开始成为“有车一族”,那时的车后厢很空旷,除了备用胎和工具箱之外,就没有其他了。随着她结婚、生孩子,车后行李厢渐渐多了生活日用品,曾经摆放了婴儿提篮、婴儿轻便车、儿童安全座椅、存放多种物品的收纳箱等,如今又放了一辆折叠自行车,甚至还有一个“小鞋柜”,里面有平跟鞋、运动鞋、高跟鞋、靴子等。自从周末爱上自驾游,张女士的车后厢还放了不少旅游用品,像即可当枕头又可当被子的抱枕(如图),还有折叠椅、工夫茶具、望远镜等,就连小医药箱都有。
“车后行李厢就像是生活的‘万花筒’,有时买好东西直接放在后箱,车走到哪随手就能拿出来用。”张女士表示,东西一多收拾也比较麻烦,需要经常清理,要不然行李厢也很容易从“万花筒”变成“垃圾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