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李敏)近年来,“沉寂多年”的黄河路东段似乎有慢慢“火”起来的趋势。记者巡城发现,原来遍布大片工业厂房及荒地的黄河路东段片区随着我市“三旧”改造的不断推进,在产业更新发展的大形势下,从城市边缘一跃成为城市新兴发展板块,潜力正不断显现。
多年以前,在许多汕头人的心目中,黄河路东段属于人烟稀少的“边缘地带”,道路坑坑洼洼,占地面积最大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工业厂房。据了解,汕头经济特区建立之后,作为经济特区发祥地,龙湖得改革开放之先机,;加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原本只是一条乡村小道的黄河路第一次得以拓宽建设。之后,沿黄河路北侧,西起华山路,东至天山路,特区规划建成了“高新开发区”,成为汕头最早的科技研发“洼地”。
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后,原来被大面积的工业厂房占据的黄河路东段迎来了新一轮发展良机。工业企业被置换到更远的城市边缘,商业、住宅及其他配套设施等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黄河路东段纳入了城市的发展中心。
2013年春节金凤路桥黄河路段拓宽改造工程完成,该路段总投资约1.13亿元,全长1.8公里,路宽60米,成为双向8车道的宽敞大路,为黄河路的“华丽转身”带来了后发优势。
“黄河路一开始的设计定位是快速路,但现在随着市区面积的不断拓展,该路实际已经承担着城市主干道的功能。”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黄河路往西接金凤路桥,往东接泰山路等,沟通深汕、汕汾、汕梅高速公路及多条主干线公路,是我市目前非常重要的一条东西向交通走廊。在新的规划布局下,沿黄河路两侧目前规划设置了高档住宅、商业服务、行政办公、科技研发、大型体育公园、综合肉菜市场、医疗和教育机构,使这一区域的功能板块划分更合理、更完善、更优质,极好地促进了这一区域形象档次的升级。
另一方面,备受民众关注的厦深高铁汕头联络站落点于龙湖区泰山路,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对龙湖区特别是接壤的黄河路东北部片区的辐射更为直接。在“高铁时代”下占得先机,这一片区的资源必将获得空前的汇聚,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这一板块确实有加速发展的迹象。”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及龙湖区在黄河路沿路已组织编制了六七个控规,说明推动其进行置换建设的市场力量较大。鉴于政府推动“三旧”改造的时机也趋于成熟,黄河路东段片区正蓄势待发,接下来必将迎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