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于蓝)每逢入冬,D城的火锅市场就热腾开来。除了火锅餐饮外,家庭火锅消费也日渐升温。记者走访发现,近期火锅底料销量上升明显,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添有中草药成分的火锅底料,并且大打“养生牌”。不过多数火锅底料的添加剂较多,改良口味后是否更加健康养生,许多市民心里也没底。
在东区一家大型超市的调味品区,成片货架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火锅底料,品牌超过10个,品种遍布大江南北以及日韩、东南亚,分麻辣、酸辣、清油还有番茄、菌汤、三鲜、大骨浓汤等等多种胃口,其中辣味汤底占据半壁江山。在价格方面,进口火锅底料售价不菲,而中式火锅底料售价则相差甚远,同是200克,价格较便宜的仅卖4-5元,价格稍高的在15元左右,两者相差约3倍。
采访中,记者也注意到,今年市面上的中式火锅底料一改往年的“重口味”,多了不少健康元素,例如部分火锅底料就添加了红枣、枸杞、苡仁、百合等等食药兼用的成分,有的则推出低盐少油的清汤底,极力迎合都市人对健康养生的需求。
在走访时记者特别留意了火锅底料的成分配料,通过几个品牌品种的比对,记者发现,底料的基本成分大多是牛油或植物油、鸡精、食用盐、复合香辛料、葱姜蒜、白砂糖等,而绝大部分底料普遍存在食品添加剂,一款火锅底料中的添加剂少则两三种,多则十余种,有的将所包含的添加剂一一罗列出来,有的则在配料中简单地写着“食品添加剂”几个字。
那么火锅底料改良口味后,是否真的健康养生呢?中医师认为,现代人注重养身,商家改良产品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很正常,但不代表这类火锅底料就是健康养生的。毕竟其中添加剂过多,即便添加了中草药成分,剂量不足也难以起到药膳的作用。所以建议市民在家吃火锅,还是用清水或自制的汤底更好,如果非要选购火锅底料,则尽量以清淡为主,少选麻辣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