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周敏报道:新农合、新农保、农村房屋保险、种粮直补、办理计生证……近年来群众要到区(县)、镇(街道)办理的事项不断增加,由于对办理程序不明白、所带材料不全、交流起来费劲,办一件事经常需要来回跑好几趟。去年4月起,我市在全市选择72个村(社区)作为试点,探索践行群众路线有效载体,推行村(居)民事务代理制,让党员干部给群众跑腿办事,给群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记者了解到,我市将争取在明年6月底前,按照“一村(社区)一平台”的原则,在全市各村(社区)实行村(居)民事务代理制,设立公共服务站,为村(居)民群众和非户籍常住人口提供“一站式”办事服务。
去年来,濠江区石街道红旗社区积极探索居民事务代理制,专门腾出办公场地,成立了居民事务代理站,还挑选了作风正派、办事能力较强的干部作为代办员。随着社区年轻人长期在外打工,空巢老年人成了红旗社区十分关注的一个群体。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社区每月均主动帮助已达到60周岁的居民代领城乡居民养老金,减少他们奔波到银行排队、签名等环节。社区居民曾广贤、胡良卿、周文恩想办理老人证,但苦于不识字且不熟悉办证流程,迟迟未能办理。社区工作人员得知后,及时帮他们办理了老人证,并向他们介绍了持有老人证可以享受的优惠。社区还代丧户到派出所办理户籍注销、养老待遇手册注销和殡葬所办理火化证等手续,为丧户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此外,残疾人也是社区的重点服务群体,考虑到他们的身体缺陷和行动不便,红旗社区为5名重残人员办理了个人信息登记、变更等,确保重残人员及时享受政府给予重残人员农村养老保险优惠政策。
龙湖区鸥汀街道铁洲社区位于韩江边,离街道办4公里多,离区政府超过10公里。交通不方便以及对机关单位办事流程不熟悉,是村民办事难的主要原因。为此,社区5位干部几乎包办了该社区800多名群众所有需要与上级部门“打交道”的事务。医保社保、种粮直补、党组织关系、低保证残疾证这些自然不在话下,就连村民家里要新装水表也是由社区干部去自来水公司帮忙办理,便民的服务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据介绍,村(社区)公共服务站按照“十个一”(一个场所、一块牌子、一套制度、一本台账、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一个公示栏、一名以上代办员、一套办事须知、一张便民服务卡)的标准进行建设。从服务本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出发,以镇(街道)职能部门的审批服务事项为主,围绕基层党建、民政、国土、劳动、社保、户籍、计生、卫生、农业等服务事项,对群众需要代办的事项进行梳理归类,确定代办事项清单,并在公示栏上予以公布。为使村(居)民事务代理制有章可循,我市对代办程序还作了规范要求。代办事务不收取任何手续费、代办费,群众只需缴纳按政策规定收取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