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把国内唯一针对海外华侨华人的试验区布局汕头,赋予了汕头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使命,再一次把汕头的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汕头发展的高度重视。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华侨试验区的深远意义,把握重大历史机遇,继续弘扬特区精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集全市之力建设好试验区。
大潮奔涌,韩水滔滔。自古以来,汕头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巨舰高桅、万商云集曾是百载商埠的繁华印记,百万潮商搭乘红头船下南洋的传奇故事千古流传。历经几百年沧桑,尽管红头船的帆影已远去,但“只身闯南洋”拼搏天下的精神却薪火相传。汕头特区33年前因侨而立,如今国家又把探索对侨经济文化合作的试验重任交给汕头,同样皆因汕头拥有这股“侨”的资源和力量。因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既是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也是汕头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再创辉煌的发展契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汕头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收获了丰硕果实,但随着改革的推进,也步入了“深水区”,面临着许多绕不过去的“急难险滩”,迫切需要引入外力加以推动,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建设华侨试验区,既是国家战略,也是汕头重新审视自己、谋求振兴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可以说,试验区的诞生,为汕头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新的强劲动力,将成为汕头先行先试的突破口。
试验区建设如何推进、效果如何,直接反映汕头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力度。作为国内唯一以“华侨合作”为核心要素的试验区,华侨试验区的建设没有现成道路或经验可遵循,却有无限想象空间和巨大发展潜力,效仿不是新,“拿来”不是独创,唯有独辟蹊径,探出新路,以制度的创新开天辟地。正如市委书记陈茂辉所言:“事在人为!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率先探索实践,干出实效。”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华侨华人优势资源,借鉴国际通用的先进管理模式、管理经验,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发展模式创新;探索实行国际通行的行政、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对接国际先进理念和通行规则。如今发挥侨乡优势的重点已不只是吸引海外侨胞回归反哺、投资兴业,而是依靠侨资的引领和带动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带来更多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更多地依靠侨胞的商业网络和声誉,帮助本土民企突破各种壁垒,实施“走出去”战略。凡此等等,都是值得探索的“试验田”。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元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华侨试验区,无疑把汕头改革开放推向一个新高度。立足国家战略,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善于担当的智慧大胆探索,培育出高质量的试验种子,并在更大范围播散开花结果,才能不负时代重托和人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