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桑浦山脚下的龙泉岩,是一处在明代古迹基础上重建的旅游区,并于1988年被列入汕头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日,据群众反映,龙泉岩景区交通混乱、管理滞后现象突出。记者为此到龙泉岩进行实地走访。
几百米小路近十个私人停车点
当日下着小雨,风景区基本见不到游客。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下雨,通往龙泉岩的山路上湿漉漉,由于铺好了水泥路,因此没有出现坑坑洼洼的现象,但短短几百米的小路就有近十个私人经营的寄车点。不仅如此,记者在现场发现有几栋荒废了的别墅,低矮的砖楼四周长满杂草,隐约还可以见到里面堆着一些建筑废料。记者继续顺着上山的路转了几百米,发现没有任何相应的指示牌。
道路常拥堵废土随地倾倒
在山路上,记者遇到了刚从山上寺庙下来的香客刘先生,他告诉记者,这个路段的交通管理比较混乱,没有相应的指示牌,也没有配套大型停车场供游客停车。只有十几个私人开设的停车点,和一个“中国移动”与江街道办建的免费停车场,能提供的车位比较少,有时司机没地方停车,就占道停车,这让本来就狭窄的小路“雪上加霜”,道路拥堵问题更为严重。“而且路旁时不时会堆积着建筑废料,更让这条路不时尘土飞扬。”
记者又采访了在路边经营停车点的姚女士。姚女士是蓬洲片区的村民,她经营该私人停车点的时间也相当长久了。姚女士介绍说,在这里经营停车点的大多是该片区的村民,“一般每辆车收5元停车费,生意好的时候一天的收入可高达一二百元。”
三大管理难题亟待解决
记者随后来到该片区的管理方金平区江街道了解情况。江街道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街道和居委来说要解决景区停车难、建筑废料随意堆放和保持环境清洁,这三个问题不是那么容易。
该负责人表示,由于该地区位于城乡结合部,从地域上来说属于农村地区,不归环卫局管理,因此这里也没有环卫工人来打扫卫生。蓬洲东、西、南、北四个居委会,只能共同分担清洁工每月的工资。“我们也一直在发放宣传资料,呼吁游客文明参观,共同维持景区的清洁卫生。”街道和居委也多次和村民协商,并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提高村民意识,让他们维护好自己家和停车点附近的清洁卫生。通过雇佣清洁工打扫和村民自觉维护,来保持片区垃圾日产日清。
景区的停车难方面,江街道的负责人向记者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每当国庆、春节等这些假日的旅游高峰期,山上的车位根本不能满足车辆的需求,司机们只能将车停放在大学路上。特别是每年清明期间,前来扫墓的市民众多,交通部门只能封闭汕头大学到龙泉岩路段的单向车道,以供众多车辆停放。
“龙泉岩附近的土地使用权归一家公司所有,包括村民们私自建设的停车点,很多都是建在公司所征用的土地上。公司不来管,我们也没权管。”对于村民私建停车场,该负责人也很无奈。对此,江街道只能联合龙泉派出所,安排人员定期巡查,尽量维持景区的交通秩序,引导游客规范停车,不要阻塞交通。就在2012年,江街道集资对西埕路这条上山的必经之路进行改造,除了铺设水泥路面外,还在此基础上重新修建了一条下山的岔路,对车辆进行分流,交通拥堵状况改善了不少。“但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要配套一个大型停车场,才能解决景区交通混乱,游客乱停乱放的问题。”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然而,管理中困扰江街道的最大问题是建筑废土、废料的随意倾倒。由于市区没有建筑废料填埋厂,建筑废料无处堆放。而且景区夜晚人烟稀少,也没有监控设备,黑灯瞎火的,很多司机便私自将废料倾倒在景区路边,造成景区路废土堆积。“我们组织人员巡查,但总是屡禁不止。有时前一天清理完,第二天早上又有了。”而这些倾倒在路旁的废土、废料很不好清理,需要雇佣大型运输挖掘机械来铲除。街道经费较少,景区也没有收费,为此只能向上级申请拨款,每个月清理一两次。
此外,记者了解到,早在2007年,有人大代表就指出,龙泉岩景点已经陷入无序开发状态,亟需一个统一的保护开发规划。
为此,江街道负责人也希望,龙泉岩景区能像石风景区一样建立一个专门管理机构,出台统一的保护开发规划,对景区进行规范化管理,让龙泉岩能够以焕然一新的形象,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见习记者 陈冬琪 实习生 陈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