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杨可)不走“土地财政”老路、不以牺牲环境换取GDP指标,这几年,濠江区的经济发展似乎有些“与众不同”。几年间的沉积,夯实了濠江的发展基础,如今该区一派生机盎然:道路基础建设热火朝天,新城建设有序推进,园区产业集群效应渐显……看准定位、着眼长远,濠江正“火力全开”打造华南地区新型城镇化标杆。
走马濠江,很多人都会感叹这里就像一个“大工地”——河浦大道、磊广路、河中路、达南路4条主干道升级改造,热气腾腾。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濠江区用“2个60亿”打响“交通基础设施大会战”:一是投资60亿元分三批启动全区道路升级改造工程、二是投资60亿元建设汕头海湾隧道。当前,濠江新城南滨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主体工程将在年底完成,明年对外开放。
园区和现代产业发展,为濠江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与热力。全区2万亩工业用地,现已落户企业126家,形成机械制造、新型材料、塑化物流、生物医药和大数据等产业集群。其中,今年4月份引进世纪互联在南山湾科技园规划建设的数据园区尤为引人瞩目,目前首期1700亩已经启动。总投资45亿元的“中国移动粤东区域生产中心”项目已完成第一期建设,预计明年上半年投入运营,项目建成后通信业务将覆盖粤东地区,互联网业务将支撑华南乃至全国范围。由世纪互联投资的大数据协同创新产业园首期项目也已在5月份启动。
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成效,得益于濠江区始终坚持主动把区域发展融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也得益于区委区政府“走正道、打基础、办实事”的战略思维。
区委书记林广华告诉记者,濠江把抓规划、布好局作为实现大发展的关键突破口,目前已实现规划全区覆盖。同时,经过3年的行政体制综合改革,有效破除了制约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了社会和市场发展活力。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该区不靠“吃饭财政”,而是始终树立市场运营理念,创新投融资方式,引进大资金实现龙头带动,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之路。
清晰的发展思路,令濠江区在振兴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稳健的步伐。今年1至10月份,该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3亿元,同比增长61.3%,增速在全市七区县中排名第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完成54.3亿元和12.2亿元,同比增长9.5%和7.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8.2%。前三季度全区共完成GDP45.21亿元(不含华能),同比增长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