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培娜)自今年后汛期尤其是入秋以来,我市持续高温少雨,降雨极不均匀,导致山塘水库蓄水不足,部分小水库山塘出现干涸现象。面对部分地区出现的旱情,我市及早部署,落实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因灾造成的损失,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秋粮丰收及冬种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目前,我市作物受旱面积达到23.12千公顷,水田缺水4.19千公顷。旱情主要发生在饶平县钱东、饶洋、黄冈、樟溪、大埕、海山、所城镇和潮安区归湖、浮洋及湘桥区意溪镇等地。10月31日,市三防指挥部发出《关于做好防旱抗旱工作的通知》,对当前及下一阶段的防旱抗旱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各县区三防部门派出工作组深入旱区,实地调查了解旱情,为抗旱决策提供依据。
为切实做好防旱抗旱工作,我市各县(区)、镇积极筹措资金,增加对抗旱工作的投入。据统计,全市投入抗旱资金329万元,日累计投入抗旱人数2.91万人次,累计出动机动抗旱设备2033台套,装机容量0.38万千瓦,开动泵站140处,启用机电井700眼,抗旱用电117.6万度,用油72.2吨。抗旱浇灌面积4.76千公顷。
我市把确保城乡群众生活用水安全放在首位。目前,韩江水位较为稳定,城区供水基本能得到保证,但市供水部门要求各用水单位从抗久旱的角度出发,节约用水。同时,对部分承担农村群众饮水任务的小型水库切实采取措施,减少发电及灌溉用水,以保障今冬明春群众生活用水。目前,我市还没出现因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下转08版)
(上接01版)
与此同时,加强对全市山塘水库的用水管理和调度。各县区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算清水帐,制订用水计划,落实责任制,加大管水力度,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饶平县从9月中旬开始,加强对汤溪水库的调控,先后调整修订节水计划,减少发电用水,控制出库流量,从原出库流量26立方米/秒先后减少到10立方米/秒,确保下游县城居民的食水供应和灌区的生产用水。部分有发电任务的水库也及时调节或停止发电用水,为周边乡镇群众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储备水源。
我市积极组织人力抢修设备,清理沟渠,开机抽水保生产。饶平县钱东、潮安区归湖等镇积极筹措资金,对各提水站进行抢修,更换抽水设备,清理渠道。目前,各提水站采取定时开机提水,实行分片轮灌,确保农业生产用水,并将视旱情发展趋势和用水需要,逐步增大提水能力,保障灌区内的生产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