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周敏报道:市民政局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办实事、解民忧,实施“五心工程”,进一步加快民政事业改革创新,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这“五心工程”具体表现在:一是实施为困难群体服务的温心工程,将低保平均补差从城镇的242元提升到354元,农村的121元提升到168元,更好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目前全市月人均城乡低保补差均超过省制定的三类地区标准(我市被列入四类地区)。五保对象供养标准按不低于当地2013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70%确定,比省提出的60%的目标提高10个百分点。二是实施为优抚群体服务的连心工程。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困难企业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生活补助标准从原来的每人月380元提高到420元,义务兵家庭和部分重点优抚对象优待金标准从年每户3600元提高到7000元,把驻汕部队随军家属未就业期间生活补助金标准从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1000元。此外,完善优抚对象看病报销、优惠减免、医疗补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平台。三是实施为特殊群体服务的舒心工程,实施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银龄安康行动”,惠及11万老年人。建立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机制,这在全省是率先实行。提高孤儿养育标准,机构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的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1150元/月和700元/月。四是实施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称心工程,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建设372个社区公共服务站,为居民群众和非户籍常住人口提供“一站式”服务,改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条件。五是实施提高民政公共服务水平的爱心工程,开展“大爱救心”活动,资助贫困家庭先天性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开展“圆梦2014”帮扶活动,帮助我市部分贫困家庭孩子实现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