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市区多处海水倒灌 乌桥岛内又见“水浸街”

本报讯 记者黄泽群摄影报道:潮汕俗语“初三涝十八水”意指农历初三和十八的涨潮现象。最近正值天文大潮,我市多处地方受江水倒灌影响,都出现了“水浸街”现象,四面环水的乌桥岛内更是严重,许多居民都无奈只能趟水出行。

昨天下午5点多,记者来到乌桥岛,作为岛内主要交通要道的二马路上都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水洼。靠近江畔的小巷“水浸街”情况十分严重,最深的地方甚至淹至成年人的膝盖。居民们有的挽起裤腿,穿着拖鞋趟水而行,有的干脆穿上雨靴出门(见图)。摩托车骑士们有的“望洋兴叹”,有的冒险驱车涉水前行,所经之处都溅起高高的水花。放学的学生们脱下球鞋,赤脚步入积水;从市场归来的妇女把肉菜交给小孩提着,再一把抱起孩子继续前行……

厦岭街的积水几乎漫至街口,楼下的住户李阿姨说,每年这个时候,乌桥岛内总会出现江水倒灌现象,今年的水比以往还要深许多。“每天两个时间段是积水最深的时候。”李阿姨告诉记者,积水每天从下午3点多开始形成,到了晚上8、9点就会稍微退去,到了凌晨12点又会出现直到早晨才退。由于水深及膝,居民们的出行成了一大难题。有时水太深,连家中的电器、家具都会遭殃,人们纷纷忙着把容易泡坏的东西垫高,或者在门口用木板防护。更让住户们感到苦恼的,是从下水道冒出的积水所带来的卫生问题,不仅臭气熏天,还容易滋生蚊虫。

乌桥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针对岛内近日发生的江水倒灌现象,街道工作人员积极寻求有关部门的帮助,在涨潮时间能够尽量开闸放水,减少积水给居民们带来的影响。采访中有不少居民表示,希望有关部门重视乌桥岛的改造,让他们早日告别“水浸街”之苦。目前登革热肆虐,长时间的积水容易带来蚊虫,住户们也希望卫生防疫部门能安排人手到乌桥岛开展灭蚊,防止疾病发生。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责任编辑:郑钟展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情感喜剧:野蛮婆婆俏媳妇(第二集)

潮汕搞笑短剧:拉客仔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