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乌桥岛晴天屡现“水浸街”

每年潮汛期,乌桥岛经常内涝积水。本报记者 方淦明 摄

  连日来我市天气晴好,滴雨未降,然而,乌桥岛内却发生严重内涝,道路积水严重,居民淌水出行,苦不堪言。昨天,记者深入乌桥岛实地探访。

  咕噜咕噜……昨天下午4时许,乌桥街道辖内的北海旁路、二马路、振球左巷、振球右巷等地的下水道井口不停地往外溢出水来,水量不断增多,积水连成一片,巷道瞬间受浸。

  屋在水中,水浸屋旁,乌桥岛内居民避之不及。“唉,又积水了,又要淌水回去。”刚买完菜要返回家中的乌桥居民张女士抱怨道,她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水浸街”对于乌桥岛的居民已是习以为常,每到9月左右的潮汛期,乌桥内涝便会如期而至。更有居民自嘲“欲知周边涨潮否,且看乌桥便知晓”。

  水位越涨越高,此刻乌桥出行的居民已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挽起裤脚,脱掉鞋子,淌水出行,或铆足力气,加大脚力,骑单车出行,或减小油门,抓紧车头,小心翼翼开摩托车出行。在家中的居民也没空闲着,忙着把家中的床垫、家电搬到“安全处”,以免水浸遭殃。

  乌桥街道城管办副主任杜旭东表示,乌桥岛地处三江交汇处,其本身就是一个“堆积岛”,由于多年泥沙淤积,河床增高,水位连年上升,河水倒灌现象逾发严重。

 

  乌桥片区排水系统设计建设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排水管道采用瓷管,直径小,已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排水情况。近年来,随着居民的外迁,乌桥片区的居住率仅有60%,房屋空置以及老年人“不舍得”用水,也导致排水系统不畅,阻塞严重。虽然市有关部门及街道此前已采取相应措施对片区排水管道进行疏通,但终究只治标不治本。

  近日,登革热疫情已成为了全社会的焦点,省、市多次组织防蚊灭蚊行动,有卫生专家更给出了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清除积水就切断了登革热的传播源。然而,乌桥岛的“常态积水”却让片区居民及街道工作人员“无可奈何”,预防登革热成了另一块“心病”。

  杜旭东告诉记者,市里分发的杀虫药刚完成喷洒,一遇到积水,药性便减弱了,为了确保片区内居民的健康,街道的工作人员只能实施一日内多次喷洒,所幸目前辖区内并无登革热疫情。要彻底解决乌桥片区水浸问题,需对其排水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建设,但由于涉及危房改造、巷道改造等“老大难”问题,所以一直未能实施。杜旭东表示,辖区内的居民呼声越来越高,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够协调解决,彻底解决“水漫乌桥”的情况。

  见习记者 翁夏 实习生 陈贝子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黄幼华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二瓮银(第二集)

潮汕搞笑短剧:丑女无敌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