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电脑手机不再是“奢侈品”

  本报记者 余育闺

  

  1949年10月22日,潮州解放。10天后,卢潮辉发出了人生的第一声啼哭。身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卢潮辉一直骄傲于自己的人生轨迹与新中国的发展历程相重合,能够陪伴着新中国一起经历风雨,见证辉煌。

  从平房到高楼大厦,从煤油灯到声控电灯,从自行车到小汽车,从大喇叭找人到人人有手机,从收音机到MP4,直到现在的掌上电脑……科技产品的日新月异,常常让卢潮辉感慨:“快跟不上时代变化的节奏了!”

  卢潮辉生于湘桥区浮洋镇一户农民家庭,清贫的生活让他早早就懂事,也让他更加奋力读书,希望通过知识来实现梦想,改变命运。

  高中毕业后,卢潮辉走上讲台,当上了一名乡村学校的民办老师。在孜孜不倦浇灌祖国花朵的同时,还要挤出时间耕种自家的农田,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

  回首看看如今的生活,商场琳琅满目的儿童玩具做工精细、栩栩如生,小孩子一放学,就有动画片看、有游戏机玩;年轻人一下班,就有父母的热菜热饭;节假日,还能国内国外到处旅游。对此,卢潮辉流露出一脸的羡慕。“以前谁家有一台黑白电视就很了不起,电脑更是见所未见,哪曾想,现在电视、电脑、手机随处可见。”

  谈到电脑,卢潮辉赞叹到“那是历史性的发明!”1993年,在教育事业耕耘了20多年的卢潮辉转入市地方志办公室,成为《潮州》杂志的编辑。卢潮辉回忆,刚进市志办那会,整个办公室就只有一台打字机。“当时来稿也全是手写稿”,作为编辑,要先改稿,再送打字员打印出来,统计字数、排版、校对,全部一手包。大概1995年前后,市志办才设置了电脑室,购置了电脑和打印机,再后来,各种设备各种型号慢慢地进行了更新换代,各种杂志期刊也扫描上网,人们想查阅哪一期哪本书,都非常方便。

  忙碌了大半辈子的卢潮辉在5年前退休了,如今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闲暇之时,他也到周围走走,动动画笔,画下祖国的大好河山,记录下社会的点点变化。

来源:潮州日报   责任编辑:匿名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鬼子进村(华龙影音打造-全场高清视频)

潮汕故事剧:咸蒜头卖仔(第一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