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元老师是湖南人,大学毕业就到普侨区任教,她18年如一日,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普侨区的孩子们。我们侨区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老师。”普侨区中学校长萧淑辉动情地说。
1996年8月,地处粤东山区五峰山下的普侨区迎来了5名湖南籍教师,王桂元就是其中之一。18年风霜雨雪,王桂元和同伴们把普侨区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精心培育着这里的孩子们。她是全校唯一连续18年任教毕业班的数学教师,曾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今年8月,王桂元获得了一份沉甸甸的荣誉——第四届“潮汕星河奖辉勇师表奖”。
大山的女儿坚守山区课堂
18年来,很多同王桂元一起到普侨区任教的老师不是调到更好的学校就是改行从事其他行业,但王桂元一直坚守在山区课堂的三尺讲台上。王桂元说:“我是大山的女儿,深知山区的艰辛与贫穷,大山抚育了我,我要用自己的知识培育大山的孩子,一起改变山区贫困落后的面貌。”
王桂元是湖南株洲茶陵县人,从小在革命老区长大。小时候的艰苦生活,磨练了她的坚强意志,也培养了对落后山区老百姓的朴实情愫。当别人争着往富裕的珠三角地区发展时,她却选择来到普侨区,用七彩粉笔在三尺讲台前阅历春秋,把满腔的热情献给山区教育事业。
18年奋战在教学一线
为了教好书,育好人,更好地服务山区教育,王桂元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天起,便开始了“教学相长”的艰辛探索:当别人沉浸在电视连续剧中时,她却在灯下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批改作业。每天她上完课,批改好作业,还要辅导学生学习。
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王桂元让学生从课堂上的“听客”和“看客”变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她积极倡导“学生互改作业”以及“小组讨论式学习”等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们对数学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教学质量也稳步提升。任教以来,王桂元是全校唯一一个连续18年担任初中毕业班数学科的一线把关教师,即使在担任学校教导处副主任后,她依然从事教学工作,坚持奋战在教学一线。
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学生
普侨是山区,为了生计,很多学生家长选择外出务工经商,留下的是老人和小孩。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普侨区委开展了“幸福侨城、关爱侨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立了教师志愿服务队,免费辅导归难侨子女,王桂元主动报名参加,她坚持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悉心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朱丹萌是偏科生,每次考试成绩总是上不去,曾一度想辍学外出务工。王桂元知道后,主动找小朱谈心,并经常为她补课。在王桂元的鼓励和帮助下,小朱经过一年的努力,中考数学科考出了105分的优异成绩,并考上了理想的学校。谈起这些,朱丹萌感慨万分:“王老师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如果不是王老师的帮助,我很难考上理想学校。”
18年的清贫、坚守和辛劳,王桂元虽然过着艰苦单调的山区生活,却不为高薪和优越的物质条件所诱惑,始终坚守在山区课堂的讲台上,从年轻教师逐步成长为教学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春华秋实,她多次被评为省、市、区优秀教师,还曾被授予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面对荣誉,王桂元说:“我辛勤工作,不是为了荣誉,只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侨区的孩子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对侨区发展有贡献的人。希望孩子们都能像盛开的山茶花那样美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