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培娜)“现在,周钦松同志正式成为我们甲第巷的‘巷长’!”前晚,太平街道甲第巷传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这条历史名巷正在试水新时期社区治理新模式――由居民推荐产生小巷“巷长”,居民自治建设文明社区。
甲第巷是 “潮州十大历史名巷”之一,历史上曾是名门望族、达官贵人的聚居地,积淀着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当今人们了解潮州历史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本月初,甲第巷所属的义兴社区被列为我市创建文明社区先行点,其居民的文明程度,尤其令人关注。
能否让这一历史文化名街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文明光彩?如何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居民自治方式,动员组织更多群众参与到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中来?太平街道党工委一班人一次次走进社区群众家中,与他们一起商讨。
“在走访过程中,不少居民都以甲第巷以前淳朴的民风为荣,谈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家户户自发定期清洗巷道,共同维护巷道洁净、美丽的情况。”街道党工委书记宋琳告诉记者。这引发他们的思考,群众有自治、互助的愿望,只是还缺乏一个“牵头”的人,能否通过推选出“巷长”,把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建文明街区?
这一设想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响应。5日晚上8时,在街道和社区居委的组织下,甲第巷107名居民代表齐聚甲第乐苑,“热心肠”的松伯被大家推选为“巷长”,另外两名居民将协助他开展工作。
刚退休不久的松伯感觉自己这个“巷长”“责任重大”。接下来,要他处理的事情还真不少:宣传法律政策、调解邻里纠纷、订立居民公约、组织文化活动……而其中首要的大事,是整治、维护甲第巷的环境卫生。当晚,周钦松用洪亮的嗓音发表了上任后第一次“讲话”:“甲第巷环境干净卫生,最终受益的是我们自己,希望大家和我共同努力,一起把卫生搞好!”快人快语,赢得全体居民代表一致叫好。
年届七旬的蔡伯从小便在甲第巷长大,对小巷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希望在阿松的带领下,大家能把甲第巷优良的传统、淳朴的民风发扬下去,让甲第巷越变越美,越来越有人气。宋琳也告诉记者,通过“巷长”带头讲文明,有利于促进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提高文明意识,改善人居环境。他表示,接下来将在太平其他巷道、社区逐步推广甲第巷做法,倡导“小巷大道”的新理念,从小事做起,从细处着手,邻里互助共建文明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