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区在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市区扩容提质有利政策,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探索在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区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该区大力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工程,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拉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距离,全力打造区、街、社区、居住小区4级网格体系,实现精细化服务,形成“小网格服务大民生”的良好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党委主导抓建设——
全区10个街道111个社区划分为751个大网格2595个小网格
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以后,榕城区加强调研分析,针对行政区划更广、管辖人口更多、经济活动更活跃,而社会管理相对滞后的实际,决定由区委、区政府主导推动社会网格化管理建设,结合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力量下沉,从社区居民小网格单元入手,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干群关系。
在近日召开的榕城区网格化管理座谈会上,市委常委、榕城区委书记刘光明阐述了网格化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推进社会管理服务网格化建设是建设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必然要求;推进社会管理服务网格化建设是适应当前社情、网情、舆情变化的客观需要;推进社会管理服务网格化建设是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抓手。日前,该区还召开了网格化管理现场会,组织各街道党工委书记、相关单位负责人、部分社区书记主任等,到榕东街道祠堂社区等实地参观网格化管理建设情况,并部署下一步工作。
据悉,阶段来,该区建立了网格化管理制度以及网格化管理网络,科学合理地将全区10个街道111个社区划分为751个大网格2595个小网格,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动态调整,覆盖到社区所有区域、居民群众、非公经济和新社会组织,以及商业门店等,实现了网格管理无缝对接,切实形成了区、街道、社区、居住小区纵向到底的4级管理网络。各街道社区制作了社区(村)干部责任区划示意图、包户分布图网格图和工作流程图,合理确定责任网格,形成了多级网格化管理组织体系。该区还以街道社会工作办公室为依托,建立集治安维稳、环境卫生、社区医疗、消防安全、志愿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多种信息集中处置平台。社区网格员基础信息一月一报、重要信息一周一报、突发信息当天当时报告制度,由中心对网格信息集中协同、处置、反馈。
精细实施抓规范——
管理区域精细化、管理人员责任化、管理内容标准化
网格化管理工作如何开展?据悉,该区通过管理区域精细化、管理人员责任化、管理内容标准化,进一步创新基层社区管理模式,健全服务网络,改进社区管理服务,实现社区管理的精细化。
社区管理的精细化首先是管理区域精细化。该区按照“界线清晰、任务适当、责任明确、便于实施”的要求,把各社区依据片区人口和管辖面积,平均每80~120 户确定为一个大网格,在整个辖区构建“街道、社区、小组、居民”的4级网络组织体系,基本达到了网格化的全覆盖。
在管理人员责任化中,该区把网格队伍分为网格联系人、网格责任人、网格负责人。其中,网格联系人由街道挂钩联系社区领导担任,网格负责人由社区两委干部担任。网格员由社区居民代表担任,在网格负责人的指导下,配合网格负责人开展网格内社情民意调查、政策宣传、文明创建、矛盾排查、矫正帮教、应急管理等基础工作。
在管理内容标准化方面,该区建立入户走访工作台账、落实走访制度,确保网格内各类问题情况的及时解决和有效处理。
整合资源抓服务——
为民服务是推行网格化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该区结合各社区实际,切实创新为民服务的方法、途径、载体,在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中,整合好三种资源,开展好三项服务。
第一项服务是整合基层党组织和非公组织资源,抓公共服务全覆盖。切实把完善“一室两会”建设、“两新”组织建设、“夯党基、为人民”活动、平安和谐社区和六小工程建设等内容融汇在其中,切实做好网格内与居民利益有关的社区党建、社会治安、 社区矫正、公共卫生、社区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环境卫生、文化体育、消费维权以及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等工作。第二项是整合公办社工组织和社会公益组织资源,抓志愿服务延触角。积极开展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空巢老年人、留守儿童、五保户、残疾人、未成年人、家庭困难居民等弱势群体,开展上门送温暖、康复指导等服务,引领社区志愿者开展结对帮扶和一对多、多对一服务和社区爱心慈善服务。第三项是整合乡村文化宣传资源,抓文化服务造氛围。借助“乡乡乐”文化平台,引导社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法律法规,通过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增添和谐因素。
新型管理出效果——
党员和居民代表作用更加明显;信息渠道更加顺畅;服务力量更加强大
目前,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已经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建设、街道、社区基层和社会组织共建、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模式,拉近了基层干部与群众距离,成为该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助推器、社会平安和谐的润滑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悉,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开展后,该区党员和居民代表作用更加明显:党组织的龙头作用得到强化,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发挥,激发了为民服务的热情,网格中热心的居民代表积极参与服务,推进了居民自治,厚实了党执政为民的群众基础。该区信息渠道更加顺畅:社区网格化管理拓宽了社区居民表达利益需求的渠道和途径,也为街道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支持,提升了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该区服务力量更加强大:在辖区中培养住在社区、热爱社区、建设社区的意识,努力建立“事情共商,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文明共创,活动共办”的社区工作共驻共建新机制,实现社区工作的拓展和延伸,形成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良好局面。
榕城区组织相关党员干部参观榕东街道示范社区网格化管理情况。陈炳鑫 摄
相关链接
何为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对于政府来说的主要优势是政府能够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加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