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由市三环集团研发的“片式元件(SMD)用陶瓷封装基座”获得2013年度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应用3年来,累计创产值48807万元,出口创汇2562万元,经济效益明显,这是我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来取得的成效之一。
今年来,我市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掘和利用潮州的科技资源优势,多措并举推进创新型潮州建设,为实现潮州经济和社会全面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据统计,全市共有34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得2013年度市科技进步奖。其中,2个获一等奖项目均由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完成,这充分彰显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引领作用。
为推进创新型潮州建设,市科技局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申报组织工作,通过政策引导,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技术创新,在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技术领域,实施高新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掌握核心技术和产品,推进企业在技术水平、产品结构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大提升。同时,通过积极组织实施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引导支持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特色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促进科技对口帮扶
“庵埠-小榄生产力促进中心”、“枫溪-古镇生产力促进中心”“三环-美的新型电子陶瓷部件研发中心”……中山与潮州两市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市科技局积极促进中山-潮州科技对口帮扶工作开展,推动专业镇技术创新对接工作新发展。
一方面,该局积极联系省内外科研机构进驻,加快我市“市县镇企”4级专业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至目前,市级平台已经完成框架建设,引入机构11家,其中7家已经进驻。镇级的“庵埠-小榄生产力促进中心”也于4月正式对外服务。另一方面,加大科技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研究,积极组织选择一批专业镇对接帮扶项目申报省级科技项目,力促专业镇技术创新对接项目的发展。
深化“产学研用”合作
今年来,我市以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为重要抓手,紧紧围绕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借助高校、科研机构优势科研资源,解决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在市科技局的协调和支持下,省自动化所已与广东顺祥陶瓷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由企业出资与省自动化所合作研发一套智能化陶瓷滚压成型装备。该装备将给传统陶瓷成型方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提高陶瓷成型生产自动化程度,使陶瓷成型生产更加高效、智能。该项目的研发有望使我市在陶瓷成型自动化装备上获得突破,解决我市陶瓷产业发展的瓶颈,加快我市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人才兴市”战略
事业兴衰,人才为本。我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认真做好新一年我市科技成果评价和省、市级科技奖励项目的组织申报。今年,我市推荐康辉弘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和广东隆兴包装实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分别申报广东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
此外,我市还加大科技奖励力度,优化科技人才创新环境,推动科技人才和项目紧密结合,支持和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科技人才保障和激励机制,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实用型科技人才服务企业科技创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共同建造创新型潮州。 本报记者 余育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