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泽群、实习生周杰报道:汕头是全国全省对台工作的重点地区和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汕头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同、商缘相连,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地区和全省首个对台海上货运直航、海上包船旅游直航港口城市。近年来,汕台两地经贸文化交流密切,2012年潮汕机场被两岸民航部门列为季节性旅游包机航点,更是为汕台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助力。
汕头是台商投资大陆最早的地区之一。目前,全市历年累计批准注册台资企业近650家,合同投资总额超过19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额超过14亿美元。台资已成为汕头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原来几十人的小工厂发展到现在300多号人的企业,作为早期在汕头建厂的台商独资企业,主营轮胎模具的汕头天阳模具有限公司已在汕头落户15个年头了,现今一年产值高达1.8亿人民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汕头对台的政策更加优惠,吸引台商更多的投资,加上铁路运输网的完善,交通便利性大大提高,成本减少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发展机遇。
汕头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抓好对台工作。汕头已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范围,成为海西南翼中心城市之一,国家、海西经济区对台政策措施逐步惠及汕头。我市依托粤台物流园区、南山湾科技园、台湾农民创业园、市台湾农产品交易中心等粤台经贸合作试验区主要载体,不断提升对台经贸交流合作水平。
在深化汕台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方面,我市大力促进汕台贸易持续稳定发展,吸引台湾蓝天电脑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集团、行业公会等相继来汕投资考察、落户;引导企业用足用好ECFA优惠政策,2013年汕头关区ECFA项下商品进口4659.91万美元,同比增长32.01%;税款优惠2833.55万元,同比增长27.95%。另外,汕头还打造了“南澳论坛”、“台湾青年学生潮汕文化体验营”、海峡两岸国兰精品展、书画展等一批对台交流品牌。制订实施《汕头经济特区台湾同胞投资权益保障条例》,出台一系列服务台胞台商的政策措施等。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市将秉承“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充分发掘汕头对台工作的特色优势,以持续深化汕台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为主线,以汕台两地同胞共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为重点,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台胞台商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