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筹资550万元修建连接普宁大道的村道;
●投入350多万元对全村2.5公里长的排灌渠进行“三面光”石篱硬底化建设;
●改造池塘10多处,恢复耕地240亩,复垦山丘园地约65亩,共平整出宜耕土地300多亩。
从宽阔的普宁大道来到下架山镇咸寮村,驶进平坦的水泥村道,沿路的排灌渠由石块砌成,两侧园地绿树青翠葱茏……
“近两年来,我们从村民最热切盼望的民生工程入手,多方筹资1000多万元投入‘三大工程’建设,改善父老乡亲的生产、生活环境。现在的咸寮村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村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真正成为了宜居宜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上任两年来的工作,该村党支部书记陈洪民如此总结。
立村规,建村道
乡村发展走正路
位于普宁市东南方大南山下的咸寮村,曾经是严重问题村,陈洪民到任后,一方面订立村规民约,规范村务管理,记者在该村村委会办公楼看到,墙上贴着《咸寮村村民会议制度》、《咸寮村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等16项乡规民约。这些规章都是在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联合会议表决通过,让村干部按规行事,村民随时监督。
人心齐了,陈洪民着手改善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普宁大道从咸寮村北部穿过,而该村却只有一条狭窄崎岖土路连接,连中型汽车都无法通行,村民进出村庄还需借道邻村。陈洪民带领村民多方筹资,修建起了连接普宁大道的村道,“整个路面宽13米,路两边全线用石篱加固,仅大小桥梁就有5座,投入资金达550万元。”陈洪民介绍,该村还投入32万元完成村路灯工程建设和变压器增容,用 28万多元在全村各路口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面貌焕然一新的咸寮村渐现雏形,村民是直接的受益者。“过去村里都是泥路,出行、交通非常不方便,近两年来,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所有的主要道路设施全部建设成水泥路面,村政卫生、排灌渠搞得非常好。作为村民,我感到非常满意。”村民陈镇丰对记者说。
搞卫生,修灌渠
生活环境大变样
“每天早上6时到7时左右,保洁员就到各家各户收集垃圾,巷尾埕头都有垃圾桶。”这是村民对咸寮卫生环境的直接感受。
为着力破解“垃圾围村”难题,咸寮村投入30多万元建设村公共卫生间和垃圾收集点等配套设施。就在记者进行采访时,该村的垃圾桶等设备还在增设。“过去村里的卫生实在不好,现在有了垃圾收集点,又挖了排污沟,整个村子变得洁净了。”陈镇丰说。村里实现了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定时清运,沿村、沿路、沿河无垃圾,学校周边和广场、巷道等公共场所清洁干净,无卫生死角。
据了解,过去两年,咸寮村还投入350多万元对全村2.5公里长的排灌渠进行“三面光”石篱硬底化建设。就在本月,普宁市提出要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农村“雨污分流”工程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简易设施建设;要全力治理农村内河水系,开展农村溪河池塘清淤疏通、清理河道垃圾、修复自然生态湿地,采用柳桩护堤坝、人为营造浅滩、水草湿地,补种芦苇、菖蒲、水葱等。咸寮村的环境卫生大整治,正在全新的起点上奋力前行……
收荒地,垦山丘
村居处处披绿装
开展村居植绿覆绿大行动,让广大农村群众都能呼吸到清新空气、欣赏到绿色美景,过上“大树下的幸福生活”。
这个“三大工程”建设目标,到了咸寮村却遇到意想不到的实际困难。
原来,由于该村大部分土地处于丘陵地带,加上交通不便,水利不通,村民种起田来十分不方便,纷纷弃耕外出打工,耕地处于丢荒状态,出现了非法挖池塘、造坟等乱象。
对此,陈洪民想出了点子!村“两委” 多次召开会议,制订方案,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了迁坟、补偿等决议,成功迁坟49处,改造池塘10多处,除恢复原来的240亩耕地外,还复垦山丘园地约65亩,共平整出宜耕土地300多亩。2013年11月10日,通过公开抽签方式将300多亩耕地重新发包给村民。同时把全部发包的耕地全面种上绿化树还给承包户自行管理收益。
如今,丢荒耕地不仅实现了植绿覆绿,还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分责任田以后,村民陈汉南一家人总共分到4分地,现在种植上了90多棵木棉树苗。“大概到明年这个时候就可以收益了。一棵树苗卖出去差不多100块钱,就有近万元的收入。原先这里是荒地,水也没有,路也不通,要在这里种植很难。新班子上任以后,采取有利措施做了很多实事,我们分了这么一块责任田,无形中增加了家庭收入。”他高兴地对记者说。
“今后,我们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引进企业落户,壮大集体经济;引导村民种植绿化、乌橄榄,发展特色农业;启动以‘出米石宝龙寺’和‘大坝仔水库风景区’为核心区域的旅游业,美化环境,推动全村经济发展。”陈洪民说。
采访结束时已是黄昏,回望咸寮村,不少村民正辛勤地浇地。新的蓝图正在这个美丽的村子展开……
短 评
咸寮村的蝶变有迹可循
林泽文
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破解“垃圾围村”难题、向丢荒耕地要收益……普宁咸寮村从问题村蝶变为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不难看出,正是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经过累积最终促成了这个村庄生产生活环境发生质的变化,咸寮村的蝶变有迹可循。
选好村干部,咸寮村的发展走对路,在村干部带领下,咸寮村投资550万元修村道、350多万元建水渠、30多万元整治环境卫生、平整出宜耕土地300多亩,解决村里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难题,村庄变美了,村民得到实惠,乡村发展因此掀开了新篇章。
咸寮村蝶变的事实证明,全面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领导班子。因为,一个团结、有活力的村领导班子具备强大的战斗力,能带领村民奔康致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焕然一新的咸寮村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村民安居乐业。通讯员 摄
(编辑:邱洁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