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市委、市政府对美丽乡村“三大工程”建设的部署,日前,蓝城区召开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提出要把美丽乡村作为造福广大群众的民心工程来抓,以重点村为突破,带动面上村,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民素质和精神文明的全面提升。
多措并举
推动农村经济大发展
蓝城区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结合起来,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福家欢、望天湖、温氏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引导农民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依托企业,共同发展。推广霖磐镇发展辣木种植的做法,着力发展科技农业;推广月城镇西湖村淮山种植经验做法,打造“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农业。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位于望天湖旅游区出入口的乡村可重点发展餐饮、酒店、旅社等与旅游相关的配套产业,毗邻区政务服务中心、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乡村可重点发展生活、文化、娱乐等配套产业。要大力发展手工业,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重点发展五金装配、包装、毛织、制衣等劳动密集型手工业,增加农民就业门路。
转变观念
促进旧村庄大改造
解决农民住房问题,最好的出路,就在于旧村庄改造。蓝城区提出要转变观念,大力推进旧村庄改造,切实解决村民住房问题。各镇(街道)要结合本地本村实际,选准条件相对成熟的点,集中力量,推进改造工作。各镇(街道)年底前都要有1~2个新上的旧村庄改造项目,明年每个重点村都要突破,以点带面,推动全区旧村庄改造全面铺开、遍地开花。
多方筹资
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大会战
在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大会战中,要把改善交通条件、解决群众饮水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村道畅通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自来水。要把农田水利、教育卫生设施建设作为农村发展的基础工程,重点要加快磐岭泵站重建工程建设,推进榕江北河霖磐内河整治工程等6个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项目建设。同时,要加快村级文化公园、老年人活动室、文化广场、文化室等的建设,完善配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村精神文化新阵地。
下大力气
加快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
垃圾乱扔乱堆、污水横流,既影响村容村貌,又影响村民的身体健康。蓝城区将抓好垃圾转运站(点)等环卫设施的规划建设,力争年底前一镇(街道)有一个转运站、一村(社区)至少有一个转运点投入使用。同时,各地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推进内河整治工程建设,并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绿化、美化村居环境。有条件的镇(街道),要建设污水处理厂或湿地公园,解决好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因地制宜
开展村居植绿覆绿大行动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据悉,截至目前,全区共投入资金近1800万元,用于新一轮绿化蓝城大行动。该区将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继续推进“绿满蓝城。美丽家园”工程,广泛动员群众在门前屋后、铺前铺后、校园周边、工厂、庭院等地方种树植草,掀起村居植绿覆绿大行动。
精心组织
确保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蓝城区将充分发动群众,把美丽乡村建设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使群众自觉投入到美丽乡村的谋划、建设、监督全过程,真正做到政府搭台,群众唱戏,让群众当好主角。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工程的谋划、决策、实施的全过程置于阳光之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中,把工程办成真真正正的阳光工程、民心工程。
建设美丽乡村的最大瓶颈就是资金短缺,蓝城区将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充沛的优势,做好项目的包装推介,吸引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与上级联系、对接,争取资金、政策、技术支持。抓住蓝城创建金融创新试验区的有利契机,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宽建设融资渠道,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短 评
让群众当主角
建公园、治内河、清垃圾……走马蓝城区乡村,到处都看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随着美丽乡村各项建设的实施推进,一幅幅生活安逸、环境优美、乡风淳朴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如今,我们的生活环境好多了,这是真真正正为我们办好事,我们非常支持”。在“三大工程”建设现场,不时听到群众如是说。
人心齐,泰山移。从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来看,政府的投入是一方面,而群众,则是美丽乡村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只有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才能汇聚更多正能量,保质保量地完成这项民心工程;从建设的主体来看,群众是建设的主角,也只有充分调动群众的力量,让群众主动参与进来,才能增加民生工程在群众心中的分量,提高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可和投入。
当前,蓝城美丽乡村“三大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开展。每一位群众都要树立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到“美丽乡村”的谋划、建设、监督全过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合力建设美丽家园,真正做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