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近日,一名身患白血病的2周岁左右女童瑶瑶(化名)被人发现独自在街头,疑被家长遗弃,后经公安部门送往我市某医院救治。由于瑶瑶的父母一直没有现身,目前身患重病的孩子饱受身心痛苦折磨,常哭喊着要找“爸爸”、“妈妈”。
今年2周岁左右的瑶瑶长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左脸蛋上有一颗痣。本该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但年幼的瑶瑶格外懂事,脸上有着超乎同龄人的忧伤,每当有陌生人询问起她父母的情况,她便会失声痛哭。大约一个月前,瑶瑶被人发现独自在街头,她能够听懂潮汕话,并已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她不愿说自己的名字,也不愿提及自己的父母。由于瑶瑶被发现时手脚上还贴着医用胶布,且身体状况也不佳,后公安部门工作人员将瑶瑶送往我市某大型综合医院儿科就医。医院检查发现瑶瑶患有白血病,送医时血小板指标不足正常值的1/10。
由于病情较重,瑶瑶的肤色苍白,并伴有发烧、咳嗽、身体多处疼痛等症状。刚送院时瑶瑶常哭闹不止,并不时哭着喊“爸爸”、“妈妈”。目前,孩子主要靠医院陪护工以及医护人员照顾,一些医生护士见孩子可怜,常买来各种玩具和食物送给瑶瑶,但失去父母疼爱与呵护的瑶瑶依然难掩心中伤痛,平时不爱说话,也不爱笑。每当听到有人谈论起她的病情和父母时,瑶瑶都会表情哀伤,甚至伤心痛哭。
据了解,由于孩子的父母至今未现身,缺少监护人签名,目前瑶瑶无法进行化疗,只能依靠药物缓解症状。在得知瑶瑶的不幸遭遇后,我市一些热心网友深感同情,并纷纷自发通过网络论坛、微信、微博等方式发布相关消息,帮助瑶瑶“找爸妈”。大家希望,瑶瑶的父母或其他家人能尽快现身并担当起应尽的责任,别让孩子在饱受病痛折磨的同时再受到心灵伤害。
被弃病孩,“扔”给社会的一道难题
◎记者手记:
被弃病孩,“扔”给社会的一道难题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不少医疗机构都收到遭遗弃的残病孩童,有的是被家长故意遗弃在医院内,有的是遭弃街头后被热心市民或公安部门送医。由于无人“认领”,一些孩子长期以医院为“家”,有的孩子甚至在医院长大,这些弃孩不仅给医务人员增加了不少额外的照料工作,也对医院正常医疗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面对记者采访,无论是福利机构还是医院大都持回避态度,原因是担心媒体报道后会形成“效仿效应”,导致更多遗弃事件发生。据了解,由于目前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健全,导致医院收治的部分弃儿成了“边缘人”。一方面,一些被遗弃在医院的孩子拥有家长的相关信息,只是父母不愿露面,在无法确定为孤儿或弃孩的情况下,福利机构无法接收;另一方面,即使有爱心人士愿意领养被弃病孩,医院也无权决定孩子去留,因为根据法律,收养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程序。此外,我市尚未对被遗弃在医院的病孩治疗提供专门的补助资金,弃孩的治疗和照料成医院额外负担。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合作,加大力度寻找弃儿父母;同时,尽快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细化职责,依法惩处遗弃未成年子女的父母。愿类似的悲剧不再上演!
本报记者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