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过后,我市龙眼大量上市。由于今年气候条件较好,蓝城区桂岭镇的“古山二号”龙眼获得大面积丰产,但价格暴跌,零售价仅为5~6元/公斤,比去年下降一半。
桂岭镇北临榕江北河,西靠牛牯岭山,东南面为冲积平原,总面积31平方公里。该镇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4℃,年降水量2000毫升以上,非常适合种植龙眼。1994年,桂岭镇从云路镇引进“古山二号”龙眼,并开始大面积种植,高峰期全镇“古山二号”龙眼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
据桂岭镇农业站站长廖行斌介绍,“古山二号”龙眼具有早熟、质优、果大、皮薄肉厚、甜度适中等特点。“当年效益好的时候1公斤卖到40元,现在市场上10元可以买2公斤。由于卖不到好价钱,现在种植‘古山二号’的果农越来越少了。”廖行斌感慨道。“这里曾是万亩优质‘古山二号’龙眼种植基地,如今全镇龙眼挂果面积只有5000多亩,主要分布在健豪、客洞、大岭、玉白、岭丰、龙岭、围头等村。”
廖行斌告诉记者,“古山二号”龙眼上市早,果品抢占市场速度快,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但缺点是果期短,容易退蜜,退蜜后甜度大大下降。“‘古山二号’龙眼的保鲜期很短,采摘当天即食的口感最好,过两三天后再吃口感就没那么好,要是再放久一点就更不好吃了,因此‘古山二号’龙眼想要运往外地销售也成了难题。”
既然“古山二号”龙眼不宜外销,那么进行深加工、制作成龙眼干销售是否可行?廖行斌摇摇头:“‘古山二号’龙眼容易退蜜并不适合加工成龙眼干,而且目前本地的龙眼加工技术还不成熟,虽然有农户反复试验,但由于受技术限制,加工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所以‘古山二号’这个品种还是以鲜食为主。”廖行斌说,农户种植龙眼的土地大多是向村里租的,现在销路不好连租金都交不起。“以前‘古山二号’卖的价钱高,农户因为产量少而烦恼;现在产量多但卖的价钱不好,农户也苦恼!”据了解,目前有果农甚至计划砍掉龙眼树,改种其它作物。
■记者手记
期待明年获得好收成
张晓生
辛辛苦苦种了很多年的龙眼树,好不容易盼来个丰产年,可是现在的龙眼零售价每公斤只有5~6元。一些果农由于价格暴跌干脆不想去采摘,有的甚至一怒之下将龙眼树砍掉,改种其它作物。
如何让广大果农尽快摆脱困境、真正增产增收?据有经验的果农分析,今年龙眼烂市的情况已在所难免,但明年的龙眼销售形势可能会好转。今年龙眼价格低、销售难,会出现一些人砍掉果树改种其它作物,而继续种龙眼的人也有一部分会放松管理,所以明年龙眼总产量将会降低,果价可能会出现上扬情况。
因此,当前的果农既要主动出击、联系客商,也要做好两手准备,遇到不利的情况要尽快处理剩余的龙眼,同时要加强果树管理,期待明年获得好收成。

争分夺秒采摘,期待卖出好价钱。 张晓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