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曾经多次针对韩江下游两岸违章搭建物开展清理整治,但近两年来,高脚屋、竹棚屋、拦鱼网等河道堤防乱搭乱建行为在我市各地又死灰复燃。不仅如此,不少违章搭建者变换花样,在河道上搭建起水上休闲浮船,堤防边架起铁围栏,把人民群众的“生命线”变成私家休闲领地,将河道资源视为己宅。
“水上浮船”引人注目
近日上午,记者沿新津河东岸金津大桥上游堤防暗访,短短5公里堤防河岸旁边,就有高脚屋、水上浮船、观赏亭、竹棚屋、“别墅”、休闲农庄和禽蓄养殖场等约45间违章搭建物,这些违章搭建物全部都在堤防边架起铁围栏并上了铁门大锁,部分违章搭建物外还安装了路灯、空调、亭台楼阁、植树造景等,外观异常豪华,令人膛目结舌。而在香域水岸住宅区对岸河道上一只水上浮船格外引人注目,俨然是一座升级版的“高脚屋”。记者隔着铁栏杆凑近看,只见这只“水上浮船”外形如一只船,木质甲板,船体没有动力,用四五条缆绳固定船体,船的四周栏杆还放着二三十个游泳圈。这个“水上浮船”约近百平方米,由铝合板搭建,窗口安上铝合金玻璃和落地玻璃,可以观赏江河景观,船头有饭桌、船后边还有石油气瓶和炉灶等,船只由一条木板桥链接岸边。而就在这只水上休闲浮船旁边,另一只“水上浮船”正也在建造中。
违章搭建愈演愈烈
记者就该情况向汕头海事局反映,该局立即进行调查发现,新津河下游约有10艘用浮漂搭建的“水上浮船”,均为非运输的无动力浮船,主要用于生活休闲。据介绍,这些横亘在航道上的“水上浮船”,不仅影响通航安全,而且使河水日夜冲刷堤脚,危及江河堤围安全。“对于堤围违章搭建物我们都有巡查制止,但苦于没有执法权而无可奈何。”
龙湖区新溪镇水利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该所对新溪辖区范围的堤围进行摸查登记,共有60多处违章搭建物,涉及种养、娱乐休闲等,希望上级牵头组织开展集中整治。
据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河道堤防的规范管理工作,市政府多次针对全市主要河道堤防两岸违章搭建物开展清理整治,组织强制拆除。在2007年7月,市政府就组织有关部门对新津河下游(金鸿桥至出海口)两岸违法建(构)筑物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共强制拆除久拖不决的新津河下游违章搭建物96处,拆除面积1.1万平方米;2009年,市政府再次组织多个部门,对新津河出海口的违章建(构)筑物依法进行全面整治。但由于后续管理不到位,长效机制尚未有效建立,清理拆除过后一段时间,违章搭建又再死灰复燃,并加速蔓延、愈演愈烈,越搭越豪华,规模越来越大。
依法集中清理拆除
近期,市政府将发布《关于强制清理拆除河道堤防管理范围内违法建(构)筑物的通告》,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牵头,相关部门领导组成市河道堤防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安排部署和督查督办。同时,结合整治韩江流域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隐患工作,从下个月起,由所在区县政府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对非法占用河道、堤防的违章建筑物(如高脚屋、竹棚屋、输砂带、拦鱼网等),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依法集中进行清理拆除。
据悉,在开展集中整治行动的基础上,下来将把工作的重点从短期内的突击整治逐步扭转到健全制度、加强日常监管上来,努力构建防范和整治相结合的长效机制,防止死灰复燃。各区(县)政府将按照属地负责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加大日常巡查,切实履行好河道堤防防违、控违、拆违的第一责任,进一步明确监督管理职责,建立市、区(县)、镇(街道)、村(居)四级河道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河道行洪、生态和景观等综合功能。 本报记者 魏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