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泽春) 近日,为履行国际劳工条约,提高海员的社会地位,由汕头海事局、汕头国际海员俱乐部和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行“尊重海员、关爱海员、服务海员”主题活动,并组建服务海员的志愿者队伍,推动海员体面劳动常态化。据悉,此次在汕头成立的服务海员志愿者队在全国尚属首支。
海运被誉为最高效、最环保的运输方式之一,据统计,世界贸易90%的运输量从海上运输,全球65亿人的生活所需离不开150万名海员的辛勤工作。船员工作极为特殊,他们常年在大海上颠簸,工作及生活在船上狭窄的空间里,工作环境较差,有时甚至还要面临海盗等生命威胁。汕头是全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开通港澳台直航航线的主要港口。目前,全市有船员4000多名。汕头海事局作为船员管理机构,2011年以来共培训船员近2000名。
“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目的是为了动员和凝聚更多热血青年服务海员、奉献爱心、传承文明,共同营造关心海员发展的社会环境。”汕头海事局有关部门负责人昨天告诉记者,我市成立全国首支服务海员志愿者队后,志愿者们登船看望慰问了一些船员,并与船员交流。接下来,志愿者们将共同向中外海员宣传汕头的海洋文化、港口文化和潮汕本土文化,提升汕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也将为抵汕船舶的海员拓宽服务空间,并为我市加快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起点,以及建设亿吨大港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