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濠江区达南路进入中心东路,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呈现在记者眼前。远处,在建工程以及塔式起重机、钩机等设备在蓝天下格外耀眼;近处,工人们推着推车运送建材,工地一片热火朝天。这是广东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汕头市南山湾科技产业园区这片“创业宝地”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走马园区,这一印象越发深刻。在广东移动粤东区域生产中心项目建设工地,记者看到,两栋单体建筑面积各3万平方米的数据中心正在施工建设。隔着珠河路的另一片面积为1700亩的土地,是世纪互联——大数据创新产业园的所在地,目前该公司已在这里设立了云计算数据中心办公室。
“南山湾科技产业园区的产业定位是高端电子信息业和先进的装备制造业,目前园区的集聚效应已日益凸显。”园区开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苏秋雄告诉记者,园区在规划布局上致力推进“园中园”建设,如中国移动与世纪互联两大龙头企业率先进驻的“数据园区”,便计划通过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大中型互联网企业、具有关键信息系统的传统企业共同参与建设,打造华南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集群,并带动系列软件企业入驻园区,有效提升濠江区乃至全市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打造濠江“互联网”新城打下坚实基础。
明确的产业定位和“园中园”的规划布局,引来了一批高端电子信息业、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纷纷进驻、落户。苏秋雄向记者介绍,在招商引资的思路上,园区的重点并不在“引资”而在“选资”,其目的正在于促进集聚效应,实现园区扩容提质。
这一点,从园区目前引进的项目可见一斑:除了“数据园区”,园区还以入园企业“广东鑫瑞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汕樟轻工机械有限公司”为首,规划打造“包装印刷产业联盟”,同时继续引进大型、高端“包装印刷机械制造”项目;针对粤东地区长丝生产量供不应求,需从江浙闽一带进货,存在运输成本高、中间差价的问题,园区从健全粤东地区生产链、促进地区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大胆引进“年产10万吨差别化新材料”和“60000吨/年锦纶长丝项目”两个可填补区域空白的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亿元,预计年产值达到21亿元,目前两个项目都在报建阶段,计划将于今年下半年进园建设。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电信中立第三方数据中心专业服务提供商、中国云计算战略新兴产业先行实践及技术创新型企业,世纪互联的眼光瞄准的,也正是南山湾科技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世纪互联广东智慧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吴锡雄告诉记者,汕头在发展大数据产业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市委、市政府全力在南山湾科技产业园区打造“数据园区”的举措,将为我们所致力的大数据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产业集聚,对人才的需求将十分巨大。为此,园区将“校企合作”与“园园对接”作为人才引进的主要措施,早在2011年就与粤东高级技工学校签订《技能人才培养合作意向书》和《对接合作意向书》,在该校成立了“汕头产业转移工业园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联合组织成立“汕头市智力扶贫职业教育集团”, 并与粤东技师学院多次联合举办“产业转移园入园企业人才专题招聘会”,为学生的就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搭建服务平台。园区企业还通过“园中校”、“厂中校”的形式,为产业发展储备人才。 本报记者 杨可 实习生 郑浩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