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我市出现了持续多日的高温晴热天气,大白天尤其是午后高温时段,马路上除了行道树上不时响起的蝉鸣,车流人群少了很多。但到了傍晚时分,高温逐渐消散,不少市民就迈出家门,来到广场、公园、海滨长廊等处运动,呼吸新鲜空气,绿荫下、碧波旁,尽是一张张神采飞扬的笑脸……
下午5时后,市区妈屿岛、北山湾、南澳海滩等天然泳场开始人头攒动,携妻带子或是呼朋唤友的泳客们“扑通扑通”跳进水,冲浪、凫游,洗掉一身燥热,短短时间内,海面上特别是近岸浅水区挤满了人,泳客们仿佛下饺子般,在“清凉世界”里留下了快乐的夏天记忆。
同样,市区的时代广场、人民广场以及海滨长廊等空旷绿荫处也笑迎消暑纳凉的市民。在广场上逛上一圈,所到之处那叫一个热闹,玩航模、放风筝、踢足球、遛狗,到处欢声笑语,特别是那些造价不菲的航模上天翱翔,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孩子们聚拢围观。在广场的另一端,一场扣人心弦的“特种兵对决”也吸引了不少消暑群众围观。穿着迷彩服的“特种兵”们分成两组,手持“冲锋枪”,正在进行“CS真人实战”,随着不时“枪”响,单兵素质稍逊的“兵哥哥”们当场“牺牲”,只得黯然离场。
水壶、小扇子,是市民黄昏走出家门到广场纳凉的必备。渴了,来上几口解渴,热了,轻轻挥扇,闷热顿时消失。广场、长廊上婆娑的榕树下、草坪上,都聚集了不少乘凉的老人小孩,站着的、坐着的,摇着纸扇、说着家事,或者打太极、逗孙子玩,如此惬意的傍晚就是一种享受。
“整天呆在空调房也不好,所以傍晚时分带孩子出来兜兜风,运动运动,出出汗”,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炎热的天气,闷沉的空气,到了傍晚夕阳西下气温逐渐下降后,不少呆在家里的市民就会像王先生一样走出家门,来到广场“换气”运动,或是到海滩游泳。放暑假的小孩们跟着家人,草坪放风筝、踩单车或是下水游泳,玩得不亦乐乎。
炎炎夏日,夕阳下的公共场所尽是一幅幅市民消暑享受清凉的风景画……本报记者 林子海 林鹏 摄影报道